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他两次参与击落敌U-2飞机,受毛主席接见,“隐姓埋名”41年
2019/08/29 18:06  人民日报  

  他是我国第一批地空导弹部队当中的一员,入伍后,他勤学苦练,成为导弹指令发射车上一名操作手,见证了3架敌人的高空侦察机被击落,两次参与击落敌U-2高空侦察机,荣立一等功。

  退役后,他严守国家秘密,从不与人提起他当兵的过往,也没有向组织提起自己的荣誉。这一瞒就是41年。他就是,退休职工韩泽民。

  19岁参军

  两年后加入导弹部队

  1956年时,韩泽民19岁,正在北京准备考学。

  当时,国家面向全国征召第一批义务兵。作为家中独子的韩泽民,一腔热血要报效祖国,瞒着家里填报了申请书。

  录取通知书下来后,他才告诉家人:“我要当解放军了!”

  

  就这样,19岁的韩泽民进入了新兵连。在新兵连表现突出的他,被分到了保定军区的雷达部队。

  1958年,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了地空导弹部队,在全国选拔优秀的指战员、技师。

  

  在雷达部队锻炼了2年的韩泽民被选入了独立二营的制导连一连。经过苏联专家的集训、甘肃酒泉的试射训练,韩泽民成为了导弹指令发射车上的一名操作手。

  击落两架美制U-2飞机荣立一等功

  提前晋级晋衔

  韩泽民在地空导弹部队工作期间,曾3次见证地空导弹击落敌机,其中的2次战斗,还是他亲手击落的敌机。

  这2次战斗都是伏击战,一次在江西南昌,一次在福建漳州,都等了将近一个月才等到有利战机,最终一举拿下敌机。

  

  1962年9月9日,导弹二营在江西南昌成功击落了第2架U-2飞机,韩泽民当时担任作战指令发射车技师。

  这一次,韩泽民荣获一等功。

  

  1964年7月7日,他所在的导弹二营在福建漳州成功击落了第3架U-2飞机。这一次,韩泽民担任作战指令发射车主任技师。

  伏击前,由于怕暴露目标,他和战友们便服夜行到达阵地,与外界完全隔绝开来,就连家里人也无法知晓。

  7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二营全体指战员,并和他们合影。

  

  因为那次伏击战,韩泽民再次受到空军司令部、政治部的奖励,提前晋级晋衔,被破格提拔为2星中尉。

  

  1966年,韩泽民离开了导弹二营,到上海的导弹十四营任一连连长。

  1967年,我军在浙江嘉兴击落的第5架U-2敌机,伏击部队就是韩泽民所在的导弹十四营。

  1968年,韩泽民调至导弹三十一营任营长。

  1969年,韩泽民调至导弹六十营任营长。二营、十四营、三十一营、六十营,韩泽民的每一次调动,都是空军导弹部队不断壮大的见证。

  从不为自己和家人谋私利

  鼓励儿子在家务农

  1978年,41岁的韩泽民转业到了黑龙江齐齐哈尔铁路局,任电务段段长。

  1981年,组织上考虑韩泽民和爱人常年两地分居,家中还有5个孩子,让他任城关镇电力站站长。

  从部队转业后,韩泽民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严格保守国家秘密,从未向别人提起自己过去的作战经历,也从未向组织提起自己过去的荣誉。

  

  韩泽民和家人合影

  组织上将他调回家乡是为了解决他们夫妻俩两地分居的问题,可等他回来后,爱人却时常抱怨他:“到了家门口上班,还是经常见不到你人!”

  韩泽民心里着急的是,当时家乡电网结构薄弱,经常停电,必须努力保障电力供应,于是带领同事每天奔波在施工和抢修现场。而且,他想着当时居民才用上电,不太懂电、容易出问题,得多去居民区看看。

  同事们常常开玩笑地说:“老韩只有工作得空了,心里觉得没啥事了,才想起来回家。”

  

  当时,他的大儿子已经27岁了,到了找工作的年龄,原本想让父亲利用关系在县城找个好工作。想不到,韩泽民却说:“在家好好务农,当农民为国家种粮食,也是无上的光荣。”

  韩泽民自律严谨、铁面无私的作风在单位有口皆碑。

  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干,韩泽民始终保持着军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作风。因为工作努力、卓有成效,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单位的先进工作者。

  退休22年后

  他打开一口老式大皮箱

  看哭统计人员

  1997年2月,韩泽民正式退休。

  退休22年后的2019年4月,在确认符合相关规定、不会泄密后,老人才缓缓打开那口保存着自己满满荣誉和辉煌战绩的老式大皮箱。

  

  看到老人至今还住在几十平米的小房子里,却从来没有拿出这些荣誉和奖状向单位提要求、要待遇,统计人员的眼眶红了。

  韩泽民说,当兵就是要保卫祖国,打下U-2固然是光荣,但荣誉属于国家,对于个人来讲,这是应尽的义务,这没有特别值得骄傲的宣扬的。

  穿上军装,不辱使命,保家卫国。脱下军装,默默奉献,坚守岗位。他始终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岗位都坚守自己的信念,默默守护国家的秘密、深藏功绩,只因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再次打开这段记忆,距离韩泽民离开导弹二营已经53年之久。

  他摩挲着那张大合影,老泪纵横地说:“这些年,战友们天南海北的,渐渐都联系不上了。真想在有生之年和他们再见一面,看看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看看当地的新变化……”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深藏功名,坚守初心

  向老英雄,

  致敬!

  来源:电网头条(ID:sgcctop,供稿:郝思文 周小磊),邯郸共青团(ID:HDTW3113222),邯郸发布(ID:handan_fabu),邯郸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等。原文有删节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