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女村医边境行医二十载 笑着讲述让人哭的故事
2019/08/29 22:36  中国新闻网  

  【边疆党旗红】女村医边境行医二十载 笑着讲述让人哭的故事

  【现场声】

  我们是农家的孩子嘛,一直都在这边生活,反正这些(苦和累)都没有。(病情)发生的时候,累呀苦呀,这些都不在意。

  【解说】说到行医中的辛苦之处,镜头前的嘎宗卓玛又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而这样的笑容贯穿了整个采访过程。

  近日,记者来到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多玛乡乌江村,见到了在这个村庄里行医二十年的村医嘎宗卓玛。从坐诊看病到上门问诊,这样的场景几乎填满了嘎宗卓玛一天的时间。尽管十分忙碌,嘎宗卓玛却用“舒服”形容自己的工作。

  【同期】(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多玛乡乌江村村医 嘎宗卓玛)

  当时我干村医的时候,工资那方面什么也没想,就感觉到当一个村医是(光荣的)。以前看到医生的时候有点点(崇拜),当一名医生的话是舒服的感觉。

  【解说】乌江村位于日土县西北部的班公湖畔,平均海拔4300米。在这个高海拔的山村里,嘎宗卓玛作为唯一的村医,对于村民来说便变得极为重要。而嘎宗卓玛也用自己的热心和细心,呵护着村庄里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

  病人痊愈后投来的笑脸与发出的赞扬,更是坚定了嘎宗卓玛做一辈子村医的决心。

  【同期】(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多玛乡乌江村村医 嘎宗卓玛)

  她(病人)经常跟我说,“我们母女是你救来的”,那时候她(孩子)已经在那边上学。然后她妈妈也经常给我发照片,“这是你救过来的那个小生命”,这样天天跟我讲,我也有一点点自豪感嘛。

  【解说】在近千人口的村庄里,嘎宗卓玛每年看病超过600人次。乡亲们遇到病情,无论白天黑夜、路途远近,她总要尽全力赶到。

  与病人相处的时间居多,嘎宗卓玛照顾家人的时间就变得很少。谈到这个话题时,她依然微笑着讲述故事,眼睛却不禁湿润,眼神不时瞟向远方。

  【同期】(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多玛乡乌江村村医 嘎宗卓玛)

  他们放羊,然后田里工作,这些都是丈夫一个人来管,然后偶尔我有一次去过,干活的时候又打电话过来,病人要买药,要看病之类的,反正照顾家里照顾孩子呀,那些是很少。

  【解说】1999年,初中毕业的嘎宗卓玛在老村支书格桑龙白的鼓励下,放弃了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和石油公司等多家单位的就业机会,回来当上了一名月薪只有200元的村医。

  到现在,她在这个远离城市的乡村里行医整二十年。二十年过去,曾经青涩的小姑娘早已与这个山村、与这个山村的每一人融为一体。

  【同期】(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多玛乡乌江村村医 嘎宗卓玛)

  我是这边的人嘛,他们一般都不讲我医生,他们有些人叫我奶奶,有些人叫我姨妈,有些人叫我姑姑,都是这样的。“姑姑你给的药,反正我胃什么什么的治好了”,然后这样的也是有过。

  【解说】从医二十年,问到有没有遗憾的事,她回答得异常坚决,脱口而出说了一句“没有”,她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从这个扎根边疆的藏族女孩身上,那种天然的亲和力和真切的热心肠直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

  记者 徐朋朋 西藏阿里报道

标签:
责编:张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