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给无人机装上“慧眼”
2019/08/31 16:36  央视网  

  王丽萍,是湖北荆州供电公司无人机班的班长。

  从小就有“飞行梦”的她,长大后竟然真的“飞”起来了。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请看她的故事。

  

  荆州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输电运检室无人机班班长王丽萍

  每天用光30块无人机电池,练飞练到手抽筋,成为全省首个无人机女机长

  “电,看不见,也摸不着,为什么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为什么铁塔和电线可以让千家万户亮起来?”......

  王丽萍从小就对电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小伙伴们只顾着玩耍时,她却静静地研究电线和铁塔。爸爸妈妈直说,她的思维像个男孩。

  一次,爸爸带着王丽萍去展览馆参观。看到飞机模型,她跟爸爸说:“要是电工叔叔们能和飞行员一样,开着飞机去巡线就好了。”

  爸爸听完后,不仅没有否认,还鼓励她:“那你要加油了,咱们长大了就当一名开着飞机的巡线员!”于是,飞机巡线的梦想,就种在了她的心底。

  

  长大后,王丽萍毅然走上了电力巡检的岗位。

  飞的机会很快就来了。2015年,国网湖北电力推行无人机巡检,准备培养技术骨干。

  听到这个消息,王丽萍激动不已,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无人机机长考试。

  但要拿到机长作业证可不容易啊。

  为了能掌握技术,王丽萍每天从早上八点开始就在电脑前进行模拟训练,常常练到晚上十一二点。就这样,她每天坚持练习,直到将模拟飞机控制得驾轻就熟。

  

  模拟飞机操作要领掌握了,她便开始到现场操作训练机。为了做到精准无误,她在低空练习画“8”字。

  十次、百次、千次……训练机摔坏了5个,两个拇指磨出的水泡变成了老茧。但她仍然坚持,一直练到训练机不跑偏、飞“8”字不走样。

  通过刻苦的练习,王丽萍迎来了真机实战训练。她每天用光30多块无人机电池的电量,练到手抽筋,一点点积累经验、磨练技术,终于做到了飞行平稳、精确。

  王丽萍最终通过考试,成为了全省电力行业第一个无人机女机长。

  

  让激光雷达飞上无人机,解决树线距离测量难题

  拿到机长证后,王丽萍被单位任命为无人机班班长。儿时“飞机巡线”的梦想即将启航,她激动不已。

  很快,她的无人机技术就派上了用场:

  一到夏天,铁塔下方就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枝叶。视线被遮挡,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巡线人员都观察不到线路的情况,树障测距工作难以开展。

  “人工做不到,但是无人机可以。”王丽萍她想到了应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技术,通过建立线路通道三维模型,来实现树线距离的测量。

  

  但是,想让激光雷达测距技术应用到无人机并非易事。第一个问题就是雷达价格高、设备重,可能导致无人机“带不动”。

  王丽萍通过与激光雷达厂家多次交流,不断地测试、比对数据,终于找到一款重量轻、价格低、功率适配的激光雷达。通过试验,设备成功加载到无人机上,操作灵活方便。

  

  除了前端设备,如何高效精准地解算数据也是一大难题。她和技术专家们研究出了一套针对树障管理的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方案,通过数据分类和最大工况分析,实现线路树障提前预警。

  就这样,机载轻型测距雷达技术诞生了。它成了巡检人员的“眼睛”,只需要10多分钟就能轻松完成树障测距的工作。

  

  在王丽萍的牵头下,单位组建了全省第一个“无人机+”创新工作室。

  从最开始的无人机喷火消缺到牵引放线、喊话预警,再到延长续航……在他们的努力下,针对输电运维专业的无人机新技术不断地涌现。

  2018年年底,王丽萍还将无人机激光雷达单点测量应用到整个线路的可视化管理上。工作室研发出了线路通道管理模块,让所有的线路数据都能以三维立体模型呈现,方便分析。

  研发无人机自主定位巡检技术,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随着一道又一道无人机巡检难题被攻克,无人机巡检的输电运维新模式即将到来。王丽萍儿时“飞机巡线”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当前,方兴未艾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犹如电光火石,为她照亮了下一个航点——飞向无人机智能巡检的高地。

  

  于是,她开始着手研发无人机自主定位巡检技术,实现无人机根据线路区域特征,智能地执行飞行巡检任务。但想要做到真正的“智能”并不简单。

  “电网分布范围广,铁塔的型号各异,如何才能让无人机随机应变呢?”王丽萍再一次拿出解决难题的勇气和决心。

  经过多次彻夜未眠的“头脑风暴”,她和同事们终于寻到了答案:

  将荆州地区4000多公里高压线路的塔型都导入电脑进行模拟训练,为每一条线路、每一处地形、每一种塔型规划航点、智能筛选路径。

  

  经过无数次的起飞和测试后,2019年1月10日,王丽萍带领无人机班完成了220千伏江居线无人机自主定位巡检试飞。

  “试飞成功了!”王丽萍终于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未来,她还要继续探索无人机图像识别技术、边缘计算等领域。不论无人机技术创新的路有多长,王丽萍都将坚定步履,勇往直前。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