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边疆党旗红】诠释奉献本色 他们有此共同标签
2019/09/04 12:0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5日电(杨晓波)在百姓需要或灾难来临时,他们总是能够“舍小我,顾大我”。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背崩乡地东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高荣1993年从部队退役后,本有机会在外边干出一番事业,但看到村里的道路、就医、教育、用电等都有困难,他决定留下来,与乡亲们一同奋斗。

  经过在部队的历练,高荣学习了技能、开拓了眼界,回到村里把这些都用上了。墨脱县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雨季降雨量极大,常发生泥石流滑塌,以往物资输送需要翻过几座高山。20年来,高荣带着乡亲们不懈努力,让今日的地东村通电、通路、通渠,有了学校和医院,创造了多个墨脱县的第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高荣当上村支书后,走村入户,了解民情,不分昼夜地为村民想致富办法。也是从那时起,他“战斗狂人”的称号逐渐在地东村村民中传播开来。

  “部队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吃苦耐劳、敬业奉献。面对烦多的困难时,‘老墨脱’精神支撑着我。既然村民们信任我,我就应该全身心去工作,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和信任。”高荣说。

  当地人干部群众评价他时刻关心着他人,不计个人得失,模范带头、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党员的深刻内涵。2019年6月,高荣当选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在大家看来,这个荣誉对他来说是实至名归,也将带动更多干部为百姓谋福祉做贡献。

  

  朱清介绍山体滑坡救灾情况。杨晓波摄

  同样有过部队经历的朱清,一个四川资阳人,已经成为昌都江达县的一份子。从19岁退伍到江达县择业,他在这里生活工作了24年,书写着“江达精神”。

  每当这里有灾难,他都选择冲锋在前;每当有需要帮忙的事,他会义不反顾去支持。最近两年江达县境内发生过几次险情,他都带着公司员工、设备及物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的公司也积极承担脱贫攻坚的任务,选择最为偏远的帮扶对象,盖新房子、送奶牛和现金,助力帮扶对象真正实现脱贫。

  2016年,朱清在微信上看到一个同普乡的救助信息——年仅2岁的吉美旺姆需要做眼肿瘤摘除手术。经过与当地驻村队长联系、确认情况属实后,他当即捐款4万元给吉美旺姆做手术,帮助她重见光明。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任何时候我都会冲锋在前。江达是我的第二故乡,在家乡遇到困难的时候,作为江达本地企业,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为江达的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朱清这样述说自己的初衷。

  除了退伍军人,高荣和朱清还有个共同的标签——共产党员。他们敬业奉献,一心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事迹,用行动诠释一名基层党员本色。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