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70年,“农”情蜜意浇开百姓“幸福花”
2019/09/27 20:03  华龙网  

  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生产迈向机械化,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民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芝麻开花节节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聚焦“三农”工作,2018年开始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日前,首个面向“三农”的国家级全媒体频道在中央电视台开播……70年来,中国农业摆脱了底子薄、积累少、靠天吃饭的局面,站在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70年来,党和政府用重农、爱农、为农、兴农的“农”情蜜意浇开百姓幸福花。

  中国饭碗、中国粮食。农业丰则基础强。只有农业不断进步发展,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经济转型发展才有坚实基础,应对风险挑战才更有底气,这既是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继续走向光明未来的信心来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从世情、国情、农情出发,对“三农”工作进行系统谋划,逐步开启了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三农”新征程,创造中国农业奇迹。最新一份“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13158亿斤,比1949年增长4.8倍。

  “美不美,家乡水”。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曾几何时,中国乡村留给人们的印象大多是“脏乱差”。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基础设施齐全,而且“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处处是风景,满眼是诗意,成为人们旅游的新景点和休闲的好去处。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共有320个村庄榜上有名。《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监测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达15.1亿次,同比增加10.2%。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平均每月收入超过1218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49年实际增长40倍,年均实际增长5.5%。中国用70年时间实现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这在全世界范围都是罕见的伟大成就。如今,农民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田拿补贴,土地流转有分红,还有属于自己的节日。

  70年的实践表明,农业强则中国更强,农村美则中国更美,农民富则中国更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辟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必将引领中国“三农”走向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让广大农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文/尹贵龙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