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张鼎全:献身青藏线的“青藏高原模范干部”
2019/10/18 16:05  光明网-《光明日报》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刘小红)在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军史馆内,一尊塑像伫立在聚光灯下,塑像上镌刻着“张鼎全”三个大字。

  张鼎全,陕西省淳化县人,1953年生,1969年入伍,1971年入党,历任驾驶员、参谋、副科长、科长等职。他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工作20多年,近百次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数十次遭遇暴风雪等险情,多次出色地完成了运送进藏物资任务。

  在机关工作13年,张鼎全参与指挥调度汽车近10万台(次),调运进藏物资近百万吨;起草、修改文件上百万字,他组织编写的《青藏线运输工作手册》,提高了高原运输效益,把叫响全军的汽车部队正规化建设成果留在了青藏线。在身患癌症,长期受疼痛折磨的情况下,他仍以惊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夜以继日地工作。

  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从不因私事动用一次公车,从不乱花公家一分钱,始终保持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他以顽强的意志,克服病痛,坚持业余文学创作,热情讴歌青藏线官兵,先后发表了以长篇小说《雪祭唐古拉》为代表的40余篇文学作品。

  1990年5月,部队奉命执行运输任务。他不顾大家劝阻,强忍疼痛参与任务,多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1991年7月5日,张鼎全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不幸病逝,年仅38岁。

  1991年他被青海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树为“双学”标兵。1991年5月,中央军委授予他“青藏高原模范干部”荣誉称号。后当选“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张鼎全同志事迹经媒体广泛宣传后,在全军掀起了“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热潮。

  “正是因为有像张鼎全同志这样的一代代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世界屋脊上战天斗地、艰苦创业,才开创出青藏高原模范兵站部转型发展新局面。”青藏兵站部政委田林说,该部官兵以张鼎全同志为榜样,自觉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革命精神,扎根高原,赤诚奉献,在风雪青藏线上忠实履行高原军人的神圣职责。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8日04版)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