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海洋六号”归来!首次实现水下视频图像分幅拼接
2019/10/24 12:59  科技日报  

  历时122天,航程近35000千米,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深海地质第8航次和中国大洋第55航次科考任务,满载科考成果,于23日返回广州。

  “海洋六号”船自今2019年5月30日从广州启航,在西太平洋与我国富钴结壳合同区实施了多波束地形测量、浅地层剖面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马”号ROV调查、深海浅钻取样、深海摄像、富钴结壳原位声学测厚、温盐深测量、地质拖网和重力活塞沉积物柱状取样等多种手段调查工作。

  

  “海洋六号”船在西太平洋执行中国大洋55航次期间开展深海浅钻作业

  本次科考中,58名科考队员通力协作,实施了西北太平洋重点调查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实现了多波束水深地形全覆盖,获取了富稀土沉积物地球物理信息和地质样品,为深海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及新资源评价奠定了基础。并继续开展我国富钴结壳合同区资源调查年度工作。

  科技创新驱动深海探测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水下视频图像的分幅智能拼接,为富钴结壳小尺度分布规律和特征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优化了富钴结壳原位声学测厚系统的探测性能,成功应用于ROV、移动钻机等多个运载平台,为富钴结壳精细探测提供了强有力的调查手段;提升了富钴结壳深海浅钻的稳定性和作业效率。

  

  大洋55航次获取的富钴结壳样品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