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这条路,她们一走就是36年!
2019/10/25 15:33  央视军事  

  36年时间,次仁曲珍、德吉、普次三位藏族阿姐变成了两鬓斑白的阿妈。变的是年龄,不变的是她们36年来,坚持徒步9小时,翻山越岭到海拔4655米的哨所,为战士们运送自家的蔬菜等补给。

  阿妈们的口号是:让保卫边疆的战士们吃到新鲜蔬菜!

  

  海拔4655米这里被称为“云中哨所”

  詹娘舍是西藏军区一个边防哨所

  它的名字从藏语音译而来

  意思是“雪山孤岛”

  这里海拔4655米,终年被云雾遮绕

  又称“云中哨所”

  

  在这美丽的名字背后是十分恶劣的生存环境空气含氧量仅相当于平原地区的40%终年雨雪不断一年中大雪封山期长达7个月6级以上的大风一刮就是300天最高温度5摄氏度最低达零下40摄氏度即使是盛夏季节,这里也会风吼雪舞

  

  哨所里的8位边防官兵

  在半空中用钢筋水泥撑起的高脚屋上

  承担起了戍边卫国的重任

  他们忍受着孤独

  甚至在巡逻时还会有生命危险

  

  他们常年巡逻在哨所四周

  85度的悬崖峭壁旁

  在山石的夹缝中摸爬前行

  有时走路速度过快

  都会呼吸困难,甚至会晕倒

  在这里巡逻,如同行走在刀尖之上

  游弋于死亡之渊

  2007年,曾有三位战士在巡逻过程中

  遭遇雪崩而牺牲

  

  “阿妈后援团”坚持36年为战士运送蔬菜补给巡逻路上遍布艰难险阻

  战士们的日常生活也遭遇难题

  用水靠天、物资靠背

  是哨所官兵生活的真实写照

  

  大雪封山时

  战士们要每天外出背雪

  回来把雪化成水,再使用

  每年8月开始

  还要从8公里外的则里拉补给站

  人工搬运粮食、罐头、柴火等生活物资

  这些生活必需品

  一直要持续使用到来年6月

  

  很多战士因为经常吃不上新鲜蔬菜导致维生素缺乏出现了头发脱落、手指蜕皮等身体严重受损的症状哨所战士们在二十几岁的青春年华戍边卫国用生命守护国土的精神感动了一方百姓也吸引来了一拨“后援团”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的三位阿姐为保障战士们的后勤生活亲自把自己家菜园里的蔬菜送到战士们手中

  

  她们每次要背20多公斤的蔬菜和物品

  从海拔2900米的亚东县出发

  沿着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蜿蜒而上

  期间要穿越原始森林区

  乱石峭壁区和冰雪封冻区

  靠着路边捡来的树枝做拐杖

  徒步约9个小时才能抵达这座雪域哨卡

  这条艰险的拥军“天路”

  三个人一走就是36年

  她们从风华正茂的阿姐

  变成两鬓斑白的阿妈

  哨所的战士们不断轮换

  而三位阿妈的步履从未停止

  

  随着哨所后勤保障的不断完善官兵们的饮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已经不需要阿妈们运送蔬菜了但是阿妈已经习惯隔一段时间就来看看自己的“兵儿子”们她们为哨所官兵带来的不只是生活物资更是人民群众与子弟兵“血浓于水”的天然亲情

  

  寒冷的高原上,二十几岁的战士

  带着黝黑的面孔、坚毅的眼神

  无怨无悔地坚守着

  他们在海拔4655米的“云中哨所”

  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他们的身后

  是同样无怨无悔的三位阿妈

  用自己的行动

  谱写浓浓军民鱼水深情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