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营商环境法治化打开更广阔的开放大门
2019/10/25 18:34  中国甘肃网  

  国务院颁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制定专门行政法规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是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营商环境就像“水”一样,放水才能养鱼。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顺应社会期盼,推进“放管服”等改革,犹如“放水养鱼”,推动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然而,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把近年来的经验做法上升到法规制度,使其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增强权威性、时效性和法律约束力,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打开更广阔的开放大门,就是要放更多的“水”,养更多的“鱼”,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信心和意志。

  营商环境就像“阳光”一样,暖阳之下才有万物生长。时下,人流、物流、资金流,都是流向营商环境的高地而非洼地,围绕营商环境的竞争不仅是全域性的,更是全球性的。营商环境构成了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投资指南”。优化积极健康、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法治是首要的。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和个人最能直观感受到的公平正义,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更是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作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第一部综合性行政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确立了对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基本制度规范,犹如有了更加充足的“阳光雨露”,必然让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定下心、稳住神,深耕中国市场、谋求更大发展。

  营商环境就像“空气”一样,空气清新才能留人留心。人才引进,人才输出,人才流动作战,是全球经济协同发展的趋势,也是对营商环境的最好验证。营商环境与人才是密不可分的,优化营商环境,必须优化人才环境。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主体,没有一流的人才环境,就不可能有一流的营商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这是无法阻止的“自然规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涵养更多的“清新空气”,让“要素红利”让位于“创新红利”,“政策红利”让位于“制度红利”,传递更加开放的自信,必将让各类人才感受到营商环境法治化的“温度”,“望旆来归”,更加安心、安身、安业,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营商环境就像“蓝天白云”一样,呵护绿水青山,才能捧回金山银山。营商环境虽然没有绝对和固定的评判标准,但政商关系始终是一个重要因素。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为新起点和新契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当前和今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强化改革定力、强化创新突破、强化部门协同、强化政策落地,协调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贯彻实施和“放管服”改革,构建既公私分明、廉洁往来,又政商协力、合作共荣的政商关系,像呵护绿水青山一样,呵护营商环境,打好营商环境建设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使其在创业创新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有力。(林伟)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