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搭建起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工程”
2019/10/26 19:35  金羊网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峰会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开启了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新纪元。4年后的今天,首届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为世界展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工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坚定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沙漠治理和退耕还林,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使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群众的幸福感更强了。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显示,2018年,全国GDP较2013年大幅增长,同时大气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48%、39%、32%。同时,据相关研究表明,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中国贡献比例居首,生态园林城市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真正的将金山银山变成了春意盎然的沃土。

  脱贫攻坚持续向“前”。经过70年的奋斗,中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的大扶贫格局,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创造出产业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旅游扶贫、交通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新模式,成效十分显著,仅从2015年底至2018年底三年时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就从5575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同时,中国始终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目前,中国已累计向近1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资金4000多亿元,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万人次,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此外,据《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中显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摆脱中度贫困。

  创新发展持续向“优”。如今的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创新发展难题,推动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高速铁路、5G移动通信、超级计算、特高压输变电等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语音识别、智能互联汽车、第三代核电等领域也已经进入了世界前列。2018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19657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18%。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16.5%。在此背景下,不仅一些发展中国家积极向中国靠拢,连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放下了姿态,积极寻求与中国的深层次合作。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未来,相信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必将坚定不移推动世界合作共赢事业的发展,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将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向世界传播。(金羊网文/雨露)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