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财经观察:中国消费的“海量”与“跃升”利惠全球
2019/12/17 15:47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财经观察: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月受网上零售拉动,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0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时隔4个月重返8%的增速平台。

  仅“双十一”当天,天猫成交额达26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5.7%。刚刚过去的“双十二”,天猫成交额再创历史新高。元旦、春节将至,商家摩拳擦掌,准备开启线上线下狂欢。除实物消费,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也异常活跃。

  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生机,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消费正持续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5%。在全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达到50.6%。

  新消费带来的内需潜力释放刚刚开始。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商,期望在“机遇之国”分享红利。天猫淘宝平台成为不少海外品牌和新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双十一”前夕,在第二届进博会上,泰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宣布进驻天猫开设国家旗舰店;113个新品牌通过入驻天猫国际,首次触达中国市场。

  “‘光棍节’本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单身青年的玩笑话题,如今演变成惊人的盈利模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如此评价“双十一”购物节。11月11日当天,来自全世界20万个品牌的官方旗舰店集体推出折扣措施,为用户节省至少500亿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双十一”这个中国创造的消费概念正改变全球消费方式。“从中国到俄罗斯、阿根廷,全球5亿消费者涌入阿里巴巴平台,抢购从手机、冰箱到腰果等的各种商品。”彭博社报道说。

  阿里巴巴旗下跨境平台全球速卖通成为不少国家“剁手党”的首选。在俄罗斯,几乎每6个俄罗斯人里就有1人在使用速卖通;在巴西,2018年巴西人跨境在线购物有23.9%是通过速卖通平台进行的;在西班牙,速卖通几乎人尽皆知,是当地最受欢迎的跨境购物网站之一。

  “品种丰富”“质优价廉”“不在大城市也能享受网购之乐”……这是海外消费者网上选购中国商品时颇为一致的看法。同时,中国电商在技术、物流、支付体系、营销模式、市场培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备受海外欢迎。

  东南亚拥有大量对互联网高度依赖的青年消费群体,但电商市场尚在发展初期。在马来西亚,复制中国“淘宝村”的成功经验为当地农民带来新机遇;在菲律宾,“双十一”网购成为传统圣诞购物季的有益补充,延长了当地人的购物热情;在印尼、越南、新加坡和泰国等地,当地互联网公司正大力推行“出行+外卖+支付”模式……

  在非洲,有“非洲阿里巴巴”之称的电商Jumia效仿“双十一”购物节,力推“移动支付周”“Jumia周年庆”等促销活动。Jumia联合创始人萨哈博伊诺奈克说,中国在电商市场培育、数字支付和物流管理方面有成熟的经验可供非洲学习和借鉴。

  随着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充分挖掘,中国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得到持续释放;同时中国成功经验在海外落地生根,也给新兴经济体消费市场带来更多活力。中国消费的“海量”与“跃升”不仅将驱动中国经济增长,更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机遇与活力。

  新华社记者 陈恃雷

标签: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