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为人民抒情”之婺剧:500年前她闻名婺州 500年后她将中华戏曲带进校园
2019/12/20 12:36  光明网  

  光明网讯(记者 张慕琛)婺剧俗称“金华戏”,是浙江省的第二大剧种,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2008年,婺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多声腔剧种,婺剧包含高腔、乱弹、徽戏、昆腔、滩簧、时调六种声腔。

  

  婺剧的表演动作有“大花过头,老生平耳,小生平肩,花旦平乳,小丑平脐”的说法,每个行当的动作都有规范性。她最大的特色在于“文戏武做,武戏文唱”,要求演员们都要文武双全。

  

  婺剧不仅擅长表现古代政治与战争的大场面,而且善于表现人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喜剧《拷打提牢》、闹剧《程咬金闹殿》、悲剧《安安送米》、爱情戏《槐荫记》,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我们专门编写了婺剧进校园教材,到学校演出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婺剧。”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副书记严立新表示,早在2008年,浙江婺剧团就开始从事婺剧进校园的工作。通过派优秀的演员到学校担任兴趣班辅导员,帮助孩子们排练婺剧剧目。

  

  严立新告诉记者,在金华很多学校的婺剧氛围都非常浓厚,金华市蒲公英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奥地利金色大厅表演婺剧剧目,收获了一大批的国外粉丝。“国家如此重视婺剧,婺剧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由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指导、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支持、光明网主办的“为人民抒情”中国传统戏曲科普访谈系列短视频共20集,该系列短视频以向网友科普我国各地方戏曲剧种为目的,邀请不同剧种的院团领导、演员、导演、专家对各剧种进行讲解对各剧种进行讲解,介绍各剧种特点、历史、知名演员及代表剧目。

标签:
责编:王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