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贵州完成188万人最大规模“脱贫迁徙”
2019/12/23 20:22  新华网  

  新华社贵阳12月23日电(记者胡星、汪军)随着188万人挪出“穷窝”走进新生活,贵州成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如此大规模的“脱贫迁徙”,已超过三峡工程移民总数。

  23日召开的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传出消息,贵州脱贫攻坚连战连胜、再战再捷,已经“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56岁的张菊先是这场“脱贫迁徙”中的一员。今年10月,她一家人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罗里乡樟溪村,搬进了县城的安置点。在这里,82栋楼房鳞次栉比,1.8万人有了新家。

  20多年的吊脚楼透风漏雨,楼上住人,楼下养猪;大儿子外出打工,已经4年没有回家;村里山高谷深,只能种点水稻……“以前的生活太苦了。”在100平方米的楼房新居里,张菊先回忆往昔感慨不已。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搬迁是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贵州省生态移民局党组书记王应政说,在贵州一些深山区、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基础薄弱,就地脱贫难度极大。

  为了让像张菊先这样的贫困家庭尽快脱贫,2015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集中安置、不让群众因搬迁负债、安置小区完善配套……一揽子工作措施,让“搬得出”提前一年实现。

  当前,贵州围绕“稳得住、能致富”,全面转入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就业、就学、就医、社区治理等同步发力。其中,稳定就业是稳住人心的关键。

  在铜仁市万山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7家制作服装、苗绣的扶贫“微工厂”解决了600人就业。来自印江县天堂镇红山村的任晏妃在服装厂上班,每月工资2000多元。“楼上住家,楼下上班,工作生活都方便。”她说。

  据统计,通过就地就业、外出务工和公益性岗位托底等方式,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累计就业65.55万人,户均就业1.62人。“搬走了贫困,搬来了幸福,贵州世代绝对贫困的标签,即将成为历史。”王应政说。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