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格桑花开满天路——写在川藏公路通车65周年之际
2019/12/25 15:45  新华社  

  

  川藏公路,南线2146公里,北线2412公里,穿越横断山脉,连起雪域高原与四川盆地,串起城市、集镇、田野、牧场,揽尽雪山、海子、森林、草甸……

  这是旅行者的探险之路;是祖国内地向雪域高原源源不断“输血”的发展之路;也是一代代修路人、护路人的精神传承之路。65年来,代代川藏线人和沿线的群众,用奉献、牺牲、善良、淳朴共同在这条天路上书写传奇。

  

  ↑其美多吉与同事驾车行驶在雪线邮路上(资料照片)。其美多吉是中国邮政甘孜县分公司邮运驾驶组的一名邮车司机,往返在甘孜县与德格县之间。这段路程是四川省甘孜州绵延5866公里、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雪线邮路最危险的一段。新华社发(周兵摄)

  1950年,中央一声号令,10万筑路大军怀着“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的信念,翻雪山、战江河、斗严寒。1954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终于与另一条堪称“人类开创史之壮举”的青藏公路同时开通。自此,现代文明的光芒照进高原,将古老文明带入了新纪元。

  天险二郎山、红色泸定桥、天路十八弯、滔滔金沙江、绝壁怒江沟、风雪雀儿山……记者寻访川藏线的每一站,总有悲壮的往事令人动容。为筑路而牺牲的3000多名战士,化为一路上永恒的里程桩。

  在通车后的65年里,川藏公路经历过多少次修缮、改道,没人能记得清,但一代代川藏线人的智慧和勇气一直都在。

  

  ↑10月31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拍摄的窑洞群遗址。新华社发(唐文豪摄)

  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如今的进藏交通,历经多次升级改造,已经不复往日艰难。川藏公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沿线机场,还有通乡的油路、通村的硬化路,已在藏区构筑起便捷、迅速的立体交通网。它们如同千万条吉祥的哈达,让雪域高原的奇绝风光,转化为旅游黄金线路,成就了一道道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美丽风景。

  

  点击链接,阅读详版:格桑花开满天路——写在川藏公路通车65周年之际

  

  文字记者:惠小勇 段芝璞 陈天湖 吴光于 张京品 谢佼 胡旭

  参与采写:江宏景 张海磊 刘洪明 王迪 杨进 康锦谦 唐文豪 洛卓嘉措

  视频记者:杨进 洛卓嘉措 江宏景

  视频编辑:张宝亢

  新媒体编辑:郭洁宇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