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中工时评:协力同心,共筑稳就业“大堤”
2019/12/26 20:08  

  

  图为2019年12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播报的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的节目截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频道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意见》就稳就业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重点举措,包括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创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实就业创业服务、做好基本生活保障等。《意见》在《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将促进就业与稳就业联通,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就业优先的政策内涵。

  作为“六稳”之首,稳就业既是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托底之举,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就业稳,则民心固;民心固,则消费强;消费强,则活力足。“稳”、“固”、“强”、“足”正是我国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的底气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稳就业稳的是岗位,稳的是经济,稳的是社会稳定。

  稳就业,不仅包含既有就业岗位的稳固,也包含开发更多的新就业岗位;不仅体现在对因产业结构调整转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生活保障,也体现在为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储备更多的高水平劳动者;不仅要做好作为就业供给侧方面劳动者的岗位稳定和劳动能力提升,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而且要做好就业需求侧方面用人单位的支持和服务,增强其应对经营风险和吸纳就业的能力。

  稳就业,既体现在静态中的现状岗位稳,也体现在动态中的总岗位数量增大于减。

  实现稳就业,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手,预防不合理岗位变动和开发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市场的调控功能,另一方面要发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积极性。《意见》提出的六项稳就业措施,契合了上述要求。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意在提升用人单位稳就业的积极性;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和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重在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做实就业创业服务和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则是发挥政府服务和保障功能,为稳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个方面一体推进,相互连接,形成合力。

  实现稳就业关乎国家发展,也关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利益。各级政府要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工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发挥自身优长为稳就业搭台补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发挥主动性,提升稳岗能力,既要立足岗位稳定,又要确保合法、有序流动。

  只要各方共同发力,同心共筑,稳就业这篇大文章就一定能做好、做实。

标签: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