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中外人士:期待“一带一路”合作为世界传递更多信心和力量
2019/12/23 17:50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孙奕、马卓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多名出席会议的中外人士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期待“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传递更多信心和力量。

  英国政府“一带一路”特使范智廉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为全球带来更多的贸易往来、互联互通、人文交流,收获了巨大成功,已成为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贡献者之一。中国对世界繁荣的贡献让很多国家深受启发。”范智廉说。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发达国家就国际发展合作投入的资金并不少,但效果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倡议没有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瓶颈——基础设施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没有基础设施,就无法进行现代化生产,无法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林毅夫说,“一带一路”恰恰是立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倡议,同时推动了民心相通。

  目前已有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4个国家同中国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前院长马凯硕认为,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一带一路”正发挥“稳定器”作用,以积极的姿态为全球化贡献力量。全球100多个国家签署了合作文件这一客观事实有力证明了“一带一路”不仅造福中国、更造福了世界其他国家。

  马凯硕说,尽管一些国家和政客采取了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行径,但大部分国家并不想破坏现有规则。“一带一路”令国际社会坚定了维护多边秩序的信心,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共享发展的倡议为国际社会注入了强心剂。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一带一路’未来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表示,希望中法积极推动两国在非洲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带一路’不是短期项目,我们应着眼倡议的长期愿景,帮助更多年轻人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让更多人的智慧在全球治理中得到发挥。”拉法兰说。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