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生态文明@湿地】宁夏银川阅海湿地公园造就“塞上西湖”
2019/12/29 17:05  宁夏新闻网综合  

  宁夏阅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银川市金凤区,西依巍巍贺兰山、东临滔滔黄河水,距市中心仅3千米,总面积近2667公顷。湿地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水域广阔,是中国西部干旱带重要的湖泊湿地类型,同时也是银川市面积最大、原始地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块湿地,生态系统完整,享有“银川之肾”、“城市绿肺”美誉,同时作为东亚-澳大利亚和中亚—印度鸟类迁徙路线重叠区,每年113种鸟类,数十万只候鸟在此迁徙繁衍。

  从春到冬当您感受到原始洪荒气息的湿地风光扑面而来时,阅海美景已映入了眼帘,您不得不惊叹这里的野性美:千顷蒲苇吐翠,万只水鸟飞鸣,荷花争香斗艳,水盛鱼肥,喧嚣之城与静谧之湖,交相辉映,使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湿地内的芦苇沼泽、水岛、滩涂、盐沼地、鱼塘、水生植物观赏园区、水上休闲园区、湖滨带生物廊道等不同地湿地类型,为湿地候鸟栖息、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生境。湿地内有高等维管植物157种,鱼类18种,鸟类113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24种(一级保护鸟类有黑鹳、中华秋沙鸭、大鸨、小鸨、白尾海雕)。每年春夏季节,数十万只鸟类在此栖息繁殖,蔚然壮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里精雕细刻,使它成为鸟的乐园,人间的天堂。

  2003-2016年阅海湿地先后实施了湖泊清淤除坝、退池还湖、阅海艾依河水系连通工程等湿地生态恢复建设和栖息地修复、鸟类监测等生态保护工作,相继建成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站、国家级阅海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站、全国鸟类环志银川站。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阅海水上旅游、冬季冰雪休闲体验和湖泊垂钓等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已经形成。其集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水拦洪、科普宣传、生态旅游与城市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日益明显,享有“银川之肾”、“城市绿肺”、“银川市民最佳休闲之地”、“中国西部最佳生态景区”和中国西部最佳观鸟之地!

  

  宁夏银川阅海湿地。祁瀛涛摄

  

  这是11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银川市阅海公园秋景。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宁夏银川市阅海湿地秋景(10月22日无人机拍摄)。金秋十月,在“塞上湖城”银川市,各城市公园、湖泊湿地秋意盎然、景色怡人。 新华社发

  

  春风送暖,银川阅海冰消雪融,大量候鸟陆续返回这里繁衍生息。阅海最有名的鸟儿苍鹭已经迫不及待在湖中芦苇地上开始安家落户,成为这里最忙碌的一道风景。此时,在芦苇还未生长起来之前,从银川花博园阅海岸边,观赏苍鹭曼妙身姿就是一种享受。宁夏新闻网记者祁瀛涛摄

  

  

  

  

  

  

  

  

  

  

  

  树木披金。

  

  湖城如画。

  

  阅海秋韵。

  

  

  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蓝天碧水,白云悠悠,水草摇曳,如诗如画的美景构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自然画卷。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