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浙江舟山: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2020/01/12 10:57  光明网-《光明日报》  

  近年来,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和中国(浙江)自贸区区域政策优势,逐步成长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舟山聚焦市场主体所盼所急,进一步加大了对海岛企业走向“一带一路”的帮扶支持力度,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抢抓税收政策机遇、提供资金链保障等举措,推动优势海洋渔业产业掘金“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舟山震洋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水产加工龙头企业,该公司负责人马碧君介绍,他们公司的鱿鱼系列、金枪鱼罐头等精深加工产品,主要通过“一带一路”销往西亚和欧洲,2018年对外销售额达5000万元。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要走出国门与外国企业同台竞技,市场环境变化、境外涉税风险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最担心的问题。“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税务局在主题教育调查研究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门组建‘走出去’指导团队为我们这类出口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对内,指导我们享受好享受足固定资产进项抵扣、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项税收政策优惠;对外,适时跟进政策辅导,主动帮助落实税收协定,防范境外税收风险。”马碧君说。

  企业要“走出去”,政策支持是一方面,同时也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链保障。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出口企业较多,生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产品运输主要依赖船运和陆运,交通成本可想而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增值税税率下降,经测算,当地每吨产品运费能下降5%。在用好增值税政策红利全面惠及当地企业的同时,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在出口退税方面也不断推动各种“优待”落地。舟山震洋财务负责人庄君说,“我们企业是A级纳税人,现在出口退税周期只要5个工作日,退税速率较以往提高50%,公司的一部分资金就能活起来”。

  据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力介绍,保税港区内多是像舟山震洋这样的出口企业。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他们充分考虑纳税人生产经营实际,灵活运用政策帮扶,从快从简做好退税,为“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彭 江)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