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中药临床证据有了量化评价指标
2020/01/13 22:01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杨朝晖

  “中医药疗效要有科学的、具体的证据。”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健康中国循证中医药平行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提出,循证医学能够让患者得到合理治疗,指导企业更加关注药品的临床定位和上市后的临床再评价,引领中医药学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循证中医药研究联盟秘书长、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张俊华在论坛上表示:“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多样化临床有效性、安全性证据需求的快速增长,是中医药振兴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瓶颈问题。”

  证据指数以临床研究的数量质量评定

  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和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合作建成中医药临床循证评价证据库(EVDS)。EVDS系统按照国际通行方法和技术流程,系统检查文献,严格筛选,双录双核,严格评价质量。截至2018年12月,该数据库系统收录了中成药临床试验8万余个,系统评价/Meta分析4000余个,涵盖1700余个中成药品种。EVDS可为中医药循证决策提供证据支撑。

  据张俊华介绍,过去20年,中医药学与循证医学融合发展,推动了循证中医药学的形成。中医药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数量跨越式增长,形成了可供临床诊疗及管理决策的初步证据基础。为此,循证中医药研究联盟研制了中成药临床证据指数分析方法,发布了中成药临床循证评价证据指数,以体现中成药临床有效性证据的综合强度。

  此次发布的证据指数,是以临床研究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的。指数围绕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和肿瘤三类疾病分析了当前可获得临床研究证据,分别遴选出各类疾病TOP 10中成药。包括口服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通心络胶囊、速效救心丸、脑心通胶囊、血府逐瘀胶囊、安宫牛黄丸、养血清脑颗粒、灯盏生脉胶囊、平消胶囊、贞芪扶正胶囊等。

  向全行业发出倡议

  “这些证据指数只代表昨天,不代表今天,千万不能骄傲。”张伯礼特别强调,就像张俊华刚刚提到的,这项研究还存在许多局限和不足需要努力。今天这个论坛开启了一个大门,中医药领域要拿出更高级别、更过硬的证据服务于健康中国。

  张俊华表示:“二十年循证中医药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中医药循证决策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从以往的跟踪模仿走到适应性创新的转折点,未来的新征程我们要沿着正确的方向砥砺前行。”

  基于当前证据基础,循证中医药研究联盟将继续开展深入的研究,从病证亚型、核心结局指标、方法学质量和比较优势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推动证据向完善说明书、制修订临床诊疗指南和完善医保政策等方面的需求进行转化。

  本次论坛发布了《循证中医药研究北京宣言》,向全行业发出倡议,做临床需要的研究、做科学规范的研究、做透明可用的研究和做高效转化的研究。不仅要致力于做有用、能用、好用的高质量研究,还要最大限度地避免研究浪费。作为研究机构、申办方、合同研究组织、研究人员、期刊编辑、研究用户及其他相关人员,都有责任在推进中医药循证评价研究中发挥作用,为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