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尖藏村:在传统藏戏中传承年味
2020/01/24 18:37  新华网  

  新华社西宁1月21日电(记者白玛央措)春节将至,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纷纷返乡。高原乡村多了人气,家家户户准备着年货,远在青海藏区的一个民间藏戏团打算用传统戏剧迎接农历新年。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镇,有一座因藏戏《智美更登》而远近闻名的村落——尖藏村。

  被誉为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戏,距今有600余年历史,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智美更登》的主角去哪儿了?没有主角怎么排练呢?”9位尖藏村村民倚在火炕边,一边打听着主演的去向,一边讨论着演出剧目。

  “《智美更登》是八大传统藏戏之一。尖藏村民间藏戏团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现在有31名演员,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会唱藏戏的人,最年长的80岁,最小的8岁。”55岁的万玛东智从18岁开始学习藏戏,现在正在教12岁的女儿打鼓。

  尖藏村民间藏戏团的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村民,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外务工,每逢节庆回村排练节目,有时应邀去邻村表演,有时在县城的大舞台上表演。

  “我第一次演出才14岁,当时县城里聚满了十里八乡的观众,足有1000多人,有的人为了看戏甚至爬到了树上。”46岁的多杰扎西在学戏之初经常扮演大象或是鹦鹉,如今已成为《智美更登》中的国王的扮演者。

  “我们每年正月十一都要在村里的文化广场举行一场藏戏演出,这已经成为村里的传统,今天就是为了这场演出排练。”多杰扎西和其他几位村民准备在家中的院子里彩排。

  鼓声响起,高亢的歌声悠扬,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尖扎县文化馆副馆长尼玛太连忙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曾经有一段时间,村民们迫于生计常年在外务工,无暇排练和学习藏戏,民间藏戏团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尼玛太说。

  为扭转这一局面,2008年以来,当地政府与民间合力扶持传承人,培育适宜藏戏发展的文化土壤,使藏戏再次焕发生机。尼玛太介绍,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和政府搭建的学习平台,不仅改善了民间剧团的演出条件,也激发了村民们排演藏戏的积极性。

  “2018年至2019年剧团共获得约8万元资助,用于购买藏戏服装、道具和乐器,这对我们民间剧团来说是一种肯定和鼓励。现在,我们每年都有固定时间排练、演出。”多杰扎西说。

  “主角来了,大家快换上戏服开始表演。”14岁的夏吾丹增连跑带跳地赶到院子里,换上了一身明黄色的戏服。鼓声越来越响亮,村里的孩子们纷纷跑来,趴在窗口目不转睛地看着。

标签: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