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专家为抗击新型肺炎开出“心理处方”
2020/01/26 21:44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杜巍巍 杨岑

  新型肺炎疫情不断发展。普通民众从刚开始的不以为然,到现在的谈虎色变,每天不断刷微信微博,关注各种网络消息,给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情绪问题难以避免,但过度的焦虑、恐怖、失眠等问题,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状况。

  疫情时期,在增加身体免疫力的同时,更要增强心理免疫力。1月25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专家杨灿副教授就此开出以下“心理处方”。

  维持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

  正常、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非常重要,适当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合理安排饮食,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摄入、将肉蛋鱼奶等动物性食物加热熟透,同时保持适度合理的适合体质的居家锻炼。

  除夕,武大人民医院产科完成了第一例三级预防剖宫产手术,健康的新生儿呱呱坠地

  少刷手机和新闻

  不同于当年的“非典”,现在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打开手机,可以说各种信息不停轰炸,消息层出不穷,各种群里的真假消息让人无所适从,徒然增加自己的焦虑恐慌情绪,影响自己的心情。非常时期,要学会放一放,可以每天定时查看手机新闻,而不是每分每秒都在刷屏。

  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

  在不外出的情况下,可以适度选择家中的娱乐活动。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么事情会令自己开心,列出来、执行它。例如,玩一些不费脑的小游戏,多运动,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泡泡热水澡或冲澡,甚至做做家务,将家里装扮出新年的气氛,和朋友家人聊天。总之,找出可以转移注意力或者让自己愉悦的事来做。

  正视并接纳焦虑恐惧的情绪

  首先,要正视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情绪。面对未知的病毒,我们很难做到淡定。由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是全新的病毒,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会让很多人感到病毒“无处不在”,难以预防。所以,当我们在这样的大事件中,只要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都会自然地出现一些情绪反应。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要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脆弱,自己是不是意志力不够坚定等这样的自我贬低。允许自己哭一哭,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绪,不要严苛要求自己。

  正视身体发出的信号

  当人类处于应激状态时,身体自然都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好集中,身体没有力气,精力不佳;或者看到网络上介绍的新型肺炎的症状,由于心理暗示,也会感到咽干咽痛,胸闷,头昏等等。首先要正视这些症状,告诉自己情绪不好,恐惧害怕焦虑担心时,就是会有这些不舒服;其次正常作息,规律生活,适量运动,转移注意力等等。如果症状严重持续并影响到自己的生活,需要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

  杨灿提醒,最重要的,还是做好个人防护。面对疫情,做好力所能及的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众、减少流动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对自己最高级别的保护。

  

标签:
责编:张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