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地评线】渤海潮评论:齐心协力,坚决打赢防控阻击这场战“疫”
2020/01/29 20:06  长城网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

  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当前,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1月24日晚,由陆军军医大学抽调精干医务人员组建的医疗队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停机坪集结,准备连夜驰援武汉。新华社发

  “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应对疫情,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中国的坚定选择,也是我们迎难克艰的最大底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心系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危和社会稳定大局。在“严重形势”之下,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项工作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从全国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协调联动的连日进展看,全国有30个省份先后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响应,有关部门在疫情防控、患者救治、物资保障等多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更加严格、更有针对性的举措。

  这是正在援青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陈水芳从青海发回的“请战书”(1月23日摄)。新华社发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条条、一封封言辞恳切的“硬核”请战书、短信接连出现,一群群“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一排排满载防护服、口罩、手套、防护镜等保障物资的车队动若风发,一声声乡村“大喇叭”或温柔或霸气的喊话,一句句“武汉加油”的握拳呐喊,让我们看到了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中国力量”,也见证了“疫情无情人有情”的希望和温暖。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封闭城市、限制交通、关闭景区、隔离人员、减少流动、取消节日期间的人群集聚活动等举措的推出,肺炎疫情引来舆论广泛关注,而一些人借此渲染负面情绪、散布谣言、制造恐慌,但在事实面前,这些混淆视听的论调不攻自破。

  从中央到地方,从各单位企业到各社区街道,从各级党员干部到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在“战役”中冲锋陷阵的他们用实际行动让“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而这无不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初心显现。

  1月26日,河北省第一批赴鄂抗疫医疗队的几名党员在出发前为自己的队伍加油鼓劲。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各级党委和政府惟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畏风浪、直面挑战,把疫情防控抓紧抓细抓到位,以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确保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才能安定民心、增强信心,构筑起防控疫情的钢铁长城。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最需要的是科学理性的态度、奋发有为的行动,不能遇到困难就丧失信心,更不能面对压力产生悲观情绪。尽管疫情防控形势具有复杂性、严峻性,但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越需要及时、科学、高效推动疫情防控工作。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我们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每个人都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芦静)

标签:
责编:王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