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这一刻,我们向武汉进发
2020/01/30 11:46  光明网-《光明日报》  

  【疫情防控一线见闻】

  列车徐徐启动。14时41分,驶离北京,开往长沙。但,车上有一群人的终点是武汉。那里,病毒“歼灭战”正酣。逆行,向武汉,这是一次悄然进行的非常时期的“非常春运”。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这群记者渴望用最扎实的笔触,描摹出参与这场战斗的每一个“斗士”。16时,在3号车厢,记者看到27岁的小伙子苏洲正戴着口罩打电话,他是央视新闻的记者,赶赴武汉一线进行报道。挂完电话,他腼腆地笑着说:“我正在哄女朋友呢,今天赶赴一线,还没来得及跟她道别,不过她还是很理解我的工作。”从除夕到现在,苏洲一直没有休息,打算年后休假陪伴家人。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今天得知有任务,他二话没说,收拾完器材和行李就往北京西站跑。

  为什么此时主动选择去武汉?他说:“我父母都是医生,每次有任务,他们也选择承担,我的选择与他们一样。”下午3时,在前行的列车上,苏洲收到母亲发来的一段微信视频,打开一看,母亲教他如何戴口罩、如何洗手。他顿时眼眶一红说:“妈妈非常支持我,让我工作很有信心,相信武汉会越来越好。”

  这趟列车,承载的不仅仅是记者的责任与担当,还搭载了社会各界对于武汉的关爱。一上车,记者便在2号车厢见到了爱笑的甘大姐,她是一名普通的列车工作人员。16时30分左右,趁她工作间隙,记者与她聊天得知,春节假期以来她只休息了一天。“没什么,这是我的工作,这段时间见到很多从四面八方赶到一线的医生,他们的精神令人感动。”谈到这几天列车上的变化,甘大姐发现,大家的卫生意识提高了,不仅响应国家号召,出行的人少了,而且旅客中戴口罩的人也多了。“我相信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控制住。”她说。

  更让人感动的是,上车前,本报记者接到了北京热心市民的医疗捐赠,一箱箱盛满爱心的医疗用品被搬上了高铁。这位市民告诉记者,此次捐赠共包含5260只口罩,40袋板蓝根,120瓶酒精棉球,16卷医用胶带等。“我的很多家人都在武汉,自从知道武汉出现疫情后,我一直借助各方力量尽力筹措医疗物资,这些物资都是军人、记者、公务员等各个群体自发捐赠的,大家都希望可以为武汉贡献绵薄之力。”

  19时43分,列车准时停靠武汉站,而这边负责接收捐赠的沈先生,早已在此等候,他希望“第一时间把物资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光明日报武汉1月29日电光明日报记者晋浩天章正卢璐)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30日01版)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