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郭海鹏:用仁心仁术守护生命是家训更是责任
2020/03/18 13:51  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来认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山东医疗队的主治医生郭海鹏,他出生于医生世家,一家人五代从医,他说,用仁心仁术救死扶伤是家训更是责任。

  

  刘爷爷今年86岁,在外院治疗近一个月,因为病情加重被转到这里,医疗队会诊后,决定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被老人一口拒绝。

  

  郭海鹏:我们今天在床边一直看着您,哪里有什么不舒服,您随时跟我们说,我们可以随时换过来。

  通过对话,郭海鹏得知,此前老人曾有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经历,但过程中感到不舒服,对此有了顾虑。但缺氧问题又急需解决,郭海鹏反复劝说,刘爷爷终于放宽心同意试一试。3秒钟,医护人员快速置换鼻导管和加压面罩。

  尽管郭海鹏的武汉话并不标准,但他温暖的话语还是加大缓解了老人紧张的情绪,刘爷爷很快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氧饱和度也从原来的80多提高到接近正常人的水平。

  齐鲁医院两个病区,收治的是30多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大多都是老年人,年龄最大的94岁。每天进到病区,问诊、体检、查血气、心电图检查,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了十几年的ICU医生,他说,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已成为一种本能。

  

  山东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郭海鹏:

  看到了危重病人已经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一样,看到了就想冲上去,就那种冲动,不抛弃、不放弃。

  郭海鹏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就读于武汉大学,疫情发生后,郭海鹏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医疗队。而其实他刚刚结束在美国哈佛大学三年的博士后培训,回国还不到三个月。

  

  山东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郭海鹏:

  我是我们家第5代学医的,5代人都是作为医生,从小也是看着父母,看着爷爷,那一辈的人,他们在作为一个医生去救死扶伤,所以说有一些埋到骨子里一种医者的精神在里面,四个字:仁心仁术。(总台央视记者 叶奂 聂继承 山东台 刘冰冰)

标签:
责编:王娣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