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中缅货运包机飞抵仰光 “团结起来就能共渡难关”
2020/03/20 17:46  人民日报  

  东隆(缅甸)服装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

  本报记者 李秉新摄

  3月17日晚,一架来自中国的飞机装载着15吨当地制衣厂急需的生产材料,平稳降落在缅甸仰光国际机场。“这批物资将满足11家制衣厂未来1个月的生产需求。我代表这些制衣厂上万名工人感谢中国。”仰光省议会财政、计划与经济委员会主席珊达敏表示。

  成衣是缅甸主要出口创汇商品。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缅甸运输业务面临困难,不少行业受到影响。其中,400余家制衣厂所需原材料未得到及时供应,不少工厂无法正常运转。随着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积极有序推动。在缅甸投资委员会、海关、仰光省政府和议会等部门大力配合下,货运包机运输的生产原材料很快运送到工厂。缅甸中国企业商会纺织与制衣分会会长施坤表示,此次运输的物料主要来自广州、上海等地。对于缅甸纺织成衣产业链来说,物资的到来能维持工厂正常运转,保障工人就业。

  记者在此次空运原材料接收方之一的东隆(缅甸)服装有限公司厂房里看到,新到的面料、辅料堆满了货架。厂长曹永华满脸笑容地说:“这下好了,我们可以开足马力,把前一段时间开工不足的损失补回来。”她向记者介绍说,这个厂由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投资,有1000多名工人。在伊洛瓦底省勃生市还有一个2500人的大厂,将来还要建第三个厂。公司看好这片土地,对两国的友好合作很有信心,对确保制衣产业链正常运行很有信心。

  “这体现了共同抗疫的胞波情谊。”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谭书富说,下一步还将有更多其他产品所需原材料通过陆上交通运抵缅甸。一些行业产业链遇到困难是暂时的,中缅两国已做好准备率先恢复起来。

  缅甸全国工商联秘书长钦钦内表示,不仅是服装制衣企业,电子元器件、鞋类和箱包制品等产业也都需要中国的原材料。产业链上游有保障,缅甸经济就不会出现大的波动。缅甸政府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也采取了减税、低息贷款等措施。“此次疫情是全球共同挑战,各国人民团结起来就能共渡难关。”(本报仰光、曼谷3月19日电)

标签: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