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一季度信贷支持针对性有效性增强 制造业贷款增速创九年新高
2020/04/17 11:06  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陈果静

  今年一季度是实体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承压期。在此期间,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一季度,各项贷款增加7.1万亿元,是季度最高水平。在信贷供给总量增长明显的同时,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增强。

  一季度,抗疫和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得到有力支持。数据显示,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贷款增速大幅上升。3月末,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贷款余额6171亿元,增速为17.1%,比上年同期高7.2个百分点,信贷全力支持社会抗疫。

  受影响较大的还有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一季度,批发零售业贷款增速上升较快。3月末,批发零售业贷款余额9.52万亿元,增速8.4%,比上年同期高5.8个百分点。一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较快增长。3月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余额14.1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比上年同期高3.5个百分点。

  “较多中长期贷款流向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等领域。”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是2011年4月以来新高,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继续较快增长。

  从数据看,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402亿元,同比增长39.2%。一季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695亿元,同比多增956亿元。

  同期,基础设施贷款供给明显增加。3月末,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比上年同期高1.8个百分点。一季度,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新增9749亿元,同比多增131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服务业(不含房地产)中长期贷款增速上升。3月末,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9.5万亿元,同比增长14%,比上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一季度,服务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54万亿元,同比多增3063亿元。

  信贷支持针对性也在明显提升。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小微贷款规模和覆盖面快速恢复了向上增长的趋势,预计小微企业受益将持续加大。

  从数据看,普惠小微贷款恢复向上增长的趋势。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同比增长23.6%,不仅扭转了1、2月份增速环比下降的状况,而且增速比上年同期高4.5个百分点。

  小微贷款不仅量增,支持的覆盖面也明显扩大。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2787万户,同比增长22.2%;一季度增加89万户,其中,3月份增加71万户,比1月至2月份的18万户增加明显,出现了大幅反弹式的恢复性增长。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