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2020/04/18 11:06  人民日报  

  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从数据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但综合来看,一季度我国经济社会总体经受住了疫情带来的考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由于疫情严峻挑战,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应当看到,在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能够保持这样的发展局面极为不易。

  看经济发展,既要看统计数据,更要看变化趋势。疫情冲击是短期的、阶段性的,随着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经济社会发展按下“重启键”,一些被压抑的经济活动正在释放,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增强。3月份的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势头,基础工业保持正常增长,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1%,比1—2月份大幅收窄了12.4个百分点;从41个行业来看,90%的行业当月增加值都比1—2月份加快。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断出台,3月份这种改善的势头能够延续下去,二季度会明显好于一季度,这是一个基本趋势。可以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接下来经济改善的势头会更加强劲。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遭遇偶然事件的冲击,可能出现短期的波动,但决定长期发展的还是经济基本面。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这样的偶然事件,而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我国市场规模大、成长快、潜力足的基本特点不会因此而改变。从要素支撑来看,产业基础比较好,配套能力比较强,劳动力比较充裕,人力资本不断积累,这些都能够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同时,持续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将不断激发经济的内生动力、潜力和活力。这正是我们稳定预期、保持信心的底气所在。

  其实还要看到,为应对疫情的冲击,一系列深层变化正在汇聚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从供给侧来看,我国完整的产业体系还在、强大的生产能力还在,生产体系的完备性本身就彰显出独特的优势。从需求侧来看,前期压抑的一些消费行为后阶段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补,线上新型消费方兴未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潜力会逐步释放。从经济结构来看,以新产业、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增长,以电子商务、在线学习、远程问诊等为代表的线上经济表现活跃,产业升级持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政策托举来看,中国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在前期一系列政策基础上,将相机推出一些更大力度的政策,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既有基本面作为压舱石,又有各种积极因素叠加助力,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化危为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的冲击,中国经济仍然具有资源潜力巨大、内生动力充足、发展活力强劲的特征,具有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大势。中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这为恢复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面向未来,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