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公“箸”大家,分餐“筷”乐
2020/04/20 16:25  新华网  

  餐饮行业的“舌尖防疫战”进行得如何?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各地的情况,分餐公筷更卫生,公“箸”大家,分餐“筷”乐~

  广东素有使用公筷的习惯,餐桌上常有其身影,防疫期间更要落实“公筷原则”。图为广州花园酒店服务员摆放公筷。(新华网 李相博 摄)

  在哈尔滨市一家全国连锁川菜馆,一位市民在使用黄颜色的筷子进食,餐食旁边摆放着一副黑颜色的公筷。(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位于石家庄的渝乡辣婆婆川越食空店,入店门口张贴提醒顾客使用公勺公筷宣传语。(任咏梅 摄)

  在山西省临汾市古县某饭店内,饭店在餐桌上摆放使用公筷公勺的提示牌。(付宇鹏 摄)

  浙江余姚,一餐馆将原有的大份菜肴分成小份供客人食用,以实际行动切断口口相传的食源性疾病,为文明用餐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尽一份力。(吴大庆 摄)

  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心的火宫殿近来在餐具的使用上有了“新花样”——原来的“一位一筷”变成“一位一筷一公筷公勺”,餐厅的电子显示屏上展出了“文明健康 公筷用餐”的倡议。公筷取菜、公勺取汤,正成为传统老店的“新风尚”。(周后长 摄)

  东北菜在人们印象中是“大锅炖”。然而东北人在吃东北菜时,对于公勺公筷的使用,也丝毫没有违和感。图为长春市二道区一餐馆内,食客用公筷为友人夹菜。(夏一铭 摄)

  使用公筷公勺正在成为新的餐饮礼仪。在南京一家烤鸭饭店里,食客主动索取公筷就餐。(徐宇嘉摄)

  策划:刘星星 吕佳

  统筹:吕佳

  文案:吕佳 李幸子 李国红 邢玉伟 王梦佳 徐乐静 刘扬 黄维 钱芳

  设计:薛亚梅

  供图:新华网广东公司、新华网黑龙江分公司、新华网河北分公司、新华网山西分公司、新华网浙江分公司、新华网湖南分公司、新华网吉林分公司、新华网江苏公司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