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评论员说 | 24吨木耳卖空,这就是直播的力量
2020/04/25 15:44  光明日报  

  4月20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几位村民正在做网上直播卖货的准备工作,总书记走到直播平台前,同他们亲切交谈。他表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

  “小木耳,大产业。”21日晚间,红遍全网的柞水木耳在三个淘宝直播间同时开售,2000万网友冲进直播间,24吨木耳全部卖光。累计300万元的销售额,相当于柞水县去年全网4个月的线上销售额。有网友留言说:“淘宝直播一夜,柞水木耳4个月。”

  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直播、短视频带货,农产品的销售不断推出新花样。更多农产品涌入直播间,各地市长县长们也纷纷安排起来,对着观众叫出“宝宝”,为家乡的农副产品代言。许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农产品体验了一把“上架秒空”的滋味。

  这场疫情给各地农产品销售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农产品不像其它商品可以较长时间存放,它的保质期短,若是不及时销售出去就会慢慢变质。然而,疫情下蓬勃发展的线上经济,让农民们转危为机。

  商务部4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936.8亿元,增长31.0%。线上直播弥补了农产品传统营销方式的“短板”,拓展了销售渠道,是农民增收名副其实的“助力器”。

  小小的手机连接着大市场,屏幕一端是带着泥土和露珠的新鲜农货,另一端则直接对接着庞大的需求。生产者对自己的产品如数家珍,接地气、有温度,尽力吆喝的领导干部打响地方招牌。在这样的过程中,农民们逐渐了解互联网的广阔天地,改变了思维习惯,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力量。

  不过,带货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想让农产品走得更远,还需要质量的支撑。如果质量不过关,互联网上都是差评,直播也难免“翻车”。品质过硬,服务到位,提升农产品在全流程中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完善生产销售产业链,才能让消费者放心下单,也才能让农民真正收获直播的福利。

  当下,各地“直播带货”不时冒出新亮点,交易额记录不断被刷新。搭乘互联网的快车,期待更多的农产品成为“爆款”。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