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疫情当前,农村脱贫怎么办?这些信息很“硬核”!
2020/04/25 16:16  新闻联播  

  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帮扶工作情况。疫情之下,如何保障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有哪些新的脱贫方式和途径值得借鉴?发布会传递了众多“硬核”信息,一起来看!

  1.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将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务工,怎么申请?

  向村镇报名,直接到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申请即可;

  到人社部门,也可通过人社部门的就业平台进行网上申请;

  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跟政府部门对接,政府部门在当地发布重点工程项目、企业的用工需求,可到企业直接报名。

  2.就地就近就业有哪些渠道?

  当地扶贫车间、扶贫龙头企业复工复产,可吸纳一些贫困劳动力;

  创业致富带头人可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

  开发扶贫专岗,涉及三个“一百万”,即一百万人的生态护林员岗位、一百万利用光伏扶贫的岗位、一百万护路员和保洁员岗位;

  各类涉农项目也可安排当地民众参与,包括贫困劳动力。

  3.技能培训上有什么补贴?

  贫困地区的培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民实用生产技术培训,帮助其科学种田,发展种养业;二是针对贫困家庭“两后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两后生”即高中毕业后和初中毕业后的学生,参加中职、高职学校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技术,学习技能;三是面向成人贫困劳动力,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这些培训都有奖补政策,给予补贴。

  “两后生”接受免费教育,还有一定的扶贫补助,每年每人3000元;成人的贫困劳动力免费参加培训,同时交通、生活都有一定的补贴,各个地方具体执行。目前,培训主要是在网上开展,贫困劳动力可在家注册,接受网络教育。网上考试合格之后,同样可以给予补贴。

  4.如何防范脱贫人口返贫?

  开展动态监测管理。去年底,已对建档立卡的已脱贫但不稳定户,还有收入略高于扶贫标准的边缘户进行了摸底,分别是近200万人和近300万人。受疫情影响,今年这两部分人可能会增多。近期正在指导各地将两类监测对象进一步核实,将之纳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施动态管理;

  落实帮扶政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和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可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申请的扶贫小额信贷予以贴息,这个政策是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的政策一样。二是支持其参加经营技能培训、劳动技能培训。三是支持通过村内扶贫公益岗位安置就业;

  加强对监测对象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哪些措施消除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

  通过点对点的方式,组织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同时以多种形式,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直播带货是消费扶贫的一种重要方式;

  对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延长到年底,对贫困户新增贷款申请加快办理;

  加快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拨付进度,压实项目实施的主体责任;

  对受疫情影响致贫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要及时纳入低保、特供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政策的覆盖范围。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