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80后”创立梅花鹿养殖合作社——生财有“鹿”
2020/04/25 16:32  经济日报  

  图为兴安盟王金钢梅花鹿养殖合作社的梅花鹿群。周新育摄(中经视觉)

  俗话说“鹿身百宝”,鹿茸、鹿角帽、鹿胎、鹿心血等都属名贵药材。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吐列毛杜镇和日木嘎查,有一位“80后”小伙儿,通过养殖梅花鹿、种植地道药材,生财有“鹿”,带领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走进兴安盟王金钢梅花鹿养殖合作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鹿舍和跳脱可爱的梅花鹿。春季正值梅花鹿长茸季节,舍内的公鹿正用力在围杆上磨着“鹿角帽”,以便脱落长茸。

  合作社创始人王金钢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蒙药学专业,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他深知鹿产品的药用价值和市场需求。2016年,27岁的他回到家乡,在当地政府协调帮助下,花一年半时间建设起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的合作社,养殖梅花鹿。

  王金钢告诉记者,相较于牛羊养殖,养殖梅花鹿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饲草料成本也可以降低三分之一左右。而且,梅花鹿肉市场供应不足,价格较高,鹿茸又是名贵药材,市场需求量很大,最近几年的价格也比较理想。

  吃得少,长得快,浑身上下都是宝,这让王金钢坚定了养殖梅花鹿的信心。2017年10月份,合作社引进首批30头幼鹿饲养,次年7月份便收获了第一批鹿茸。“每头鹿每年可割两次鹿茸,每年能割6斤左右,每斤鹿茸的市场价格达到1200元,一头鹿仅鹿茸一项的年收入就可达7000多元。”王金钢告诉记者,考虑到合作社的长远发展,目前他正动员村民种植黄芪、甘草、苦参等多年生根系蒙药药材,一方面打造绿色蒙药药材品牌,带动村民致富;另一方面,将药材地上部分的藤叶做成饲料喂养梅花鹿,在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提高梅花鹿肉的品质。

  “到2018年前后,我们合作社已经基本形成集种植、养殖、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仅鹿产品就达到17种。”王金钢介绍,为带动周边农牧民养殖梅花鹿,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合作社采取会员模式,为有意养殖梅花鹿的农牧民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合作社还为产业入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18%分红,成为当地分红比例最高的养殖合作社。

  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六斤就是王金钢梅花鹿养殖合作社入股分红的受益者。陈六斤家有4口人,他和妻子身体都不好,无劳动能力,大儿子患有重疾,小儿子去年刚上大学。听说王金钢成立梅花鹿养殖合作社后,他们全家决定试一试,入股合作社成为社员。“从来没想过不用我们出力还能拿到分红,过去我们一年收入一共也就几千元,现在加入合作社后,一年仅分红就有4000多元。孩子的学费算是有着落了。”陈六斤说。

  心中有“鹿”,志在前方。随着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王金钢也收获了诸多荣誉,先后获得“2017内蒙古最美创客”、“十佳诚信经理人”、内蒙古医科大学“优秀创业就业人才”等荣誉称号。

  王金钢告诉记者,下一步他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完善产业链,带动更多农牧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