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6月18日,泰州市行政审批局、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省地方标准《行政许可容缺受理服务规范》(DB32/T3456-2018)宣贯会。
行政许可申报材料不全,是企业和群众办事普遍存在的一种疏漏现象。比如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学历证明、照片等;申请印刷经营许可证的制度文件、单位位置图和平面图等。“容缺受理”,就是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基本法定条件,但次要申请材料暂时缺少的行政许可事项,由申请人签署书面承诺限期补齐,各行政审批部门先予接收材料并进行审查,避免企业和群众办事来回跑、反复办。
泰州在全省率先推出行政许可“容缺受理”新模式,将传统的“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再受理”做法,改革为“边补正材料,边受理审核”。为企业和群众开辟了一条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减少了来回奔波之苦。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各地“容缺受理”做法不一,具体操作中难免出现疏漏和不规范现象。该市牵头编制全省首部政务服务地方标准《行政许可容缺受理服务规范》,从行政许可容缺受理的制度设置、办理要求、流程要求、服务公开要求、管理要求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规范,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据泰州市行政审批局局长邹晶介绍,“行政许可容缺受理”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能方便行政相对人办理行政审批,不仅少跑路,而且提高办事效率,让投资项目尽快投产,为企业赢得宝贵时间。推进“行政许可容缺受理”能让行政相对人感受到人性化的审批、感受到政府服务的温度,审批双方在互相信任、互相谅解的过程中能构建更加和谐的政企关系,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1至5月,泰州市行政审批局共办结3020件行政许可,容缺办理669件,审批效能提速20%以上。泰州谷之源饮料有限公司在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时,所递交的饮料食品类别次要材料中缺少一件检测设备材料,泰州市行政审批局资质管理处先行容缺受理,在该企业购买设备并补齐了相关材料后,及时安排专家进行核实并发放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为企业领证节省了17个工作日。
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刘萍 许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