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的皮肤,小小的眼睛,今年67岁的徐忠祥是土生土长的江苏靖江市马桥镇徐周村人,从在生产队当计工员、会计、队长、农技员,直至担任村书记。他坚守初心,始终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总喜欢骑着那辆陈旧的28寸自行车,跑农家、转田头,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老爷车”书记。就是这位老支书,扎根村庄五十年,将徐周村打造成为靖江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江苏省百佳生态村、全国文明村。
当了21年村支书,创下强村富民多个“率先”
“基层干部不论大小,既然老百姓赋予我们权力,就要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幸福。”这是徐忠祥经常对村组干部说的一句话。
担任村支书21年来,徐忠祥始终把致富一方百姓放在首位,大胆尝试,在靖江创下多个“率先”——上世纪90年代率先开启农业结构调整,2003年率先完成整村制土地流转,2008年率先开辟新农村集中居住,2015年率先引导乡村农旅发展,2017年率先启动整村制集中居住……通过徐忠祥的不懈努力,徐周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201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在靖江排名第8。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农民还沉浸在棉花丰收的喜悦中时,徐忠祥相继引进台湾75毛豆、青白花菜,建成靖江冷冻厂外贸果蔬种植基地;并引入葡萄、苗木、桑葚、芦笋种植,探索发展高效农业。在种植75毛豆时,一位台湾博士断言,除了福建,大陆其他地区均不能种植毛豆。后来当他得知江苏的徐周村毛豆种植成功后,曾私下到靖江探访三次,最后将成长在田的毛豆连根拔起带回去研究。
其实,徐忠祥当时仅有小学文化。可他多次前往南京请教省农科院植保专家,并得到老专家配置的农药配方。在专家指导和自身刻苦钻研下,75毛豆终于在徐周村试种成功,进而在靖江推广。1999年,靖江农业局专门为徐忠祥编排了一档节目《毛豆书记》。
正是这样一位有钻劲的村支书,让徐周村尝到了农村结构调整的甜头,短短几年间村民家庭年收入提高了十倍。2007年,徐忠祥又想出新道道,将村里的葡萄园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指导农户按规范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管理,接着注册了“徐周”商标,将村里葡萄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徐周村又将300多亩田地流转给投资者种植苗木、养殖梅花鹿,还成立了靖江规模最大的芦笋种植基地。他们还率先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抱团抗风险、闯市场。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把村庄建成一个大花园
“我们虽然住在农村,但要把农村装扮得让城里人都羡慕。”这是徐忠祥经常对村民们说的一句话。
村民徐兴荣记得,徐周村第一家合作社“齐心葡萄合作社”是村干部牵头成立的。后来,陆续有十几家合作社落户徐周村,有种葡萄的、种桃子的、种樱桃的、种柚子的……村里顺势建起一条采摘走廊,将这十多家合作社串联起来。“当时我们还没想到乡村旅游这个概念,就是为了把种的东西推介出去,要卖东西!”徐忠祥笑着说。
实行合作社模式不久,新问题又来了:老百姓的负担是减轻了,可合作社老板的压力大了,因单靠果品采摘很难盈利。为此,徐忠祥召集这十几家合作社老板开了场碰头会。大伙儿觉得,要结合这条生态走廊发展配套餐饮、住宿等,把游客留下来。从2013年开始,徐周村成立江苏徐周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注重挖掘民俗民风和文化底蕴,串起了一批高效农业观光项目,农旅融合发展业态初显。
在徐周村葡萄园南侧,篱笆院内有一座漆成淡绿色的农家小宅,一眼望去,与周围景色浑然一体。这是徐周村第一个农家乐——“沪靖农家乐”,由上海老板黄云彭利用民房改造而成。这套两层民宿有17个房间,可容纳30余人入住。住宿区后面,一排由彩钢瓦搭建的小屋是餐厅,可容纳150人品尝农家菜。
这两年,民宿、餐饮在徐周村渐成气候,“凤来仪”“金桔蜜栈”“鱼跃龙门”三家新民宿也开门迎客。“这得益于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我们村又入选泰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徐忠祥说,他们专门邀请专业机构做了规划,全村现已开发形成芦笋基地—葡萄园—枇杷园—良友生态园—孙家老宅文博园观光路线3公里,拥有接待餐位1200多个、住宿床位120个,整个徐周村变成了一个大花园、大景区,叫响了大美徐周乡村旅游品牌。仅今年端午假期,就有三千多名城里游客前往观赏田园风景、品尝农家土菜。
村里事大伙商量着办,民主公开让全村心齐气顺
“村干部就是村民的当家人,一是要给村民充分尊重,二是不能让任何人受委屈。”这是徐忠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在村里制定了一个“土政策”:群众家里有事情、邻里有纠纷,只要拨打村干部电话,5分钟内必须赶到现场。
在徐周村,干部和群众有事坐在一起商量,即便争争吵吵也没关系。早在十几年前,村里就成立了由60多人组成的村民代表大会,村里每办一件实事,先由村民代表讨论,然后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办理、如何办理。“村里的事要大伙商量着办,多听群众意见,真听群众意见,这样既反映民意,又能让村干部干起来得心应手。”徐忠祥说,这些年村里每一项重大决策,几乎都是在批评声中滋生完善起来的。
比如,前些年徐周村广播里经常宣传农民集中居住,大家都知道徐周村是靖江市定下的首批农民集中居住试点村。对此,村民们反响如何?在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52张表决票,有51张票赞成。光同意还不行,徐忠祥要求每个代表都要对集中居住点建设提意见,要多找问题和不足,还必须提出解决方案,再集体讨论、修改完善,直到大多数人同意才基本确定。
“夹心埭”是靖江农村较为常见的村落形式,散乱的民居,既造成土地资源闲置,又不利于现代农村布局。一年前,徐忠祥带领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等5个调研小组,就“夹心埭”整合工作挨组挨户听取意见,结合多数人的意见,村里就改建范围、补偿标准、新户型等10项具体内容拟定方案,然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项一项交由代表讨论并表决。去年8月,经广泛发动群众,徐周村整村制集中居住暨“夹心埭”整合项目有序启动。下一步,该村还要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同期建设绿化节点、滨水景观、停车场等。
如今在徐周村,所有通村通组道路全部浇筑了硬质路面,沿线全部装上路灯,还栽种了香梓、桂花、红叶石楠等观赏苗木。村里还建起室内文化娱乐中心,设置了健身房,乒乓球室、阅览室、棋牌室,方便村民自娱自乐。因毗邻城区,不少城里人也想搬到徐周落户。全村干群心齐气顺,协同发力农村生态化、生态旅游田园化、田园产业综合化,一个充满诗意的田园乡村美丽画卷在这里徐徐铺开。
交汇点记者 顾介铸 通讯员 泰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