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泰州 > 要闻 > 正文
弘扬古琴艺术、传承传统文化 , 泰州凤城河畔爱好者们抚琴拜月迎中秋
2019/09/08 14:31  新华报业网  

  

  交汇点讯 抚琴拜月,效伯牙之思;焚香传礼,追圣贤之德。9月7日晚,泰州凤城河畔的桃园船坊古韵悠扬,一群古琴爱好者相聚在这里,参加“一弦弹古韵,广袖舞清辉”拜月雅集,迎接中秋。本次活动由泰州文旅集团主办,旨在弘扬古琴艺术,传承传统文化。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良辰美景,清风入弦,凤城河畔月清幽。桃园船舫上,在古琴的伴奏下,一群身着汉服的小朋友唱起《声律启蒙》,拉开拜月雅集的帷幕。当晚活动丰富多彩,有古琴独奏《良宵引》《关山月》,有根据王维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阳关三叠》古琴合奏,有刘天华作曲的二胡独奏《良宵》,有古筝齐奏《春江花月夜》,有琴筝合奏的昆曲名段《游园惊梦》……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民乐,通过古琴、古筝、箫、二胡等传统乐器,以独奏和合奏方式原汁原味地演奏出来,或温情、或悠扬、或生动、或深邃,为人们带来酣畅淋漓的听觉盛宴。

  心付瑶琴弦映月,身处桃园袖盈香。泰州桃园是当年孔尚任完稿昆曲《桃花扇》的地方,在桃园陈庵建有孔尚任纪念馆。如今在桃园表演昆曲《桃花扇》,将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再现,既是传承经典,又表达了对文学大师孔尚任的崇敬之情,引来掌声一片。

  

  当晚“重头戏”是拜月仪式。在《普安咒》古琴合奏的音乐声中,在主祭人带领下,身着汉服的妇女和少年儿童,按照““上香”“祭酒”“读祝文”“再拜”等流程庄严祭拜,古朴庄重的气息让观众仿佛穿越到古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先人们拜月仪式的庄严气氛,彰显了中华中秋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讯员 沈杰 交汇点记者 顾介铸

标签:
责编:周莉娜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