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1月30日,泰兴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聚焦企业关切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同时出台,分资源要素保障、市场法治护航、投资环境提升等六大类90项任务清单,积极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等全过程中的“堵点”“痛点”,努力营造长三角最优营商环境。
在2018年全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中,泰兴市列96个县(市、区)第5位、泰州市第1位。“对这样的成绩,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沾沾自喜,自我评价不能过高。我们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看待营商环境,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打造营商环境,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营商环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着力增创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泰兴市委书记刘志明说。
记者了解到,最近,泰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泰兴扛起“标杆大旗”,勇当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刘志明说,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方人才汇集,离不开优质项目集聚。一个地方营商环境越好,人才、资金等要素就越向那里流动,在当前要素红利和政策红利日益趋同的情况下,争当发展的标杆,首先要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标杆。在他看来,营商环境的好坏,既要看上级考评中是不是争先领先,更要看群众、基层和企业是不是点赞好评。
据介绍,泰兴市将以一个“实体超市”,引领涉审中介服务质量提升。通过部门推荐、企业评议、社会公示等途径,优选服务质量高、资质信誉好的中介机构入驻,严格考核清退,力争场内中介服务时间平均提速30%以上,收费平均压降35%以上,企业对涉审中介服务满意度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以一张“跟踪纪实”表单精准管理重大项目审批全流程。各审批部门适时报送重大工业项目审批进度跟踪记实表,分项目立项和评估阶段、项目用地和规划阶段、图纸和施工条件审查阶段、施工许可阶段等。由审批专窗工作人员进行全过程跟踪项目审批服务,督促、协调、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在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纪委监察部门负责对在审批过程中出现的工作人员“慢作为”“不作为”“虚作为”“乱作为”等违纪违规行为坚决查处。
以一个市领导带一个专员挂钩联系一个企业。全面推广代办制,各乡镇(街道)、园区尽快建成一支稳定、专业、专职的代办队伍。组织开展“双五一”行动计划:每年在全市动态遴选一批规模骨干企业,实行“一月一走访”市领导挂钩联系服务、“一企一专员”部门驻点服务、“一季一专场”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一季一对接”科技金融路演服务、“一年一主题”企业家培训服务等“五个一”服务工作机制,助力企业做大做强;面向全市所有中小企业,“每月一次企业家座谈会”“每月一次金融超市”“每季度一次标杆企业观摩学习”“每半年一次企业发展诊断”“每年一次产业联盟协作活动”,助力企业做精做特。
以一个绿色通道“最多跑一次,争取不见面”审批重大项目。通过一窗受理、一次告知、同步评估、并联审批、容缺审查、会商会办、全程代办、限时办结等8个措施,实现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努力构建“最多跑一次、争取不见面”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以一套正负清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明确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商交往正面清单10条、负面清单10条,民营企业及其负责人政商交往正面清单10条、负面清单10条,厘清政商交往定位,规范政商交往行为。
交汇点记者 赵晓勇 通讯员 张建荣 孙刚 沈新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