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泰州 > 要闻 > 正文
18年前接受台胞捐髓后踏上感恩之旅 “爱心大使”陈霞在全国设立39个爱心站
2019/12/19 22:03  新华报业网  

  

  18年前,身患白血病的她,接受一位台湾青年捐赠骨髓而获得新生。痊愈后,她踏上感恩之旅,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

  12月12日,有“江苏幸子”之称的“爱心大使”陈霞带着义工团队回到家乡,设立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陈霞爱心站——泰州站,这是她在全国设立的第39个分站。

  

  今年39岁的陈霞出生于泰州市姜堰区梁徐镇二塘村。2000年9月,年仅20岁的她被确诊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住进苏州大学附一医院血液科病房接受治疗。幸运的是,在治疗过程中,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旗下的骨髓捐赠中心成功为其找到配对骨髓。

  2001年6月13日,由台湾花莲的郑姓男青年捐献救命骨髓,经过台北、香港、上海辗转运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植入陈霞体内。这是大陆第一例来自台湾的骨髓配对成功。

  2001年骨髓移植后,仅服了半年的药,陈霞的身体就康复了。“血浓于水,我的生命是海峡两岸千万个热心同胞拯救的,我要用爱心来回报他人。”陈霞回到社会,爱心奔波一直没有停留过。

  为使更多的人了解白血病、关心白血病患者,鼓励白血病患者战胜病魔、战胜死亡,她建起“陈霞爱心网站”。只要有空,她就到网上和患者聊天,用乐观和坚强感染着每一个急需帮助的人。

  

  2002年,陈霞以个人名义建立慈善基金会,这是我国继宋庆龄基金会后第二个以个人名义批准成立的慈善组织。当年4月2日,经陈霞倡议,泰州师专和市红十字会组织开展“情系同学、关爱生命”爱心奉献活动,陈霞与300多名青年志愿者进行交流,77名志愿者当场签名登记捐献骨髓。

  2007年,陈霞与江苏慈善总会联手举办“爱心无限”义捐活动,得款1.2亿元,有力推动了江苏慈善事业的发展。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她又以“陈霞文化艺术会馆”为载体,第一时间组织各地知名画家捐赠300多幅字画,在四川、南京拍卖得款200多万元,全部用于四川慈善总会筹建爱心学校等。

  10多年来,陈霞走遍大江南北,联合多地政府机构、慈善部门组织发动了上百次爱心活动,募集善款2个多亿,用于对社会弱势群体和血液病、残、孤人员和失学儿童等的救助。陈霞还是江苏省红十字会“形象大使”、省“三八”红旗手、苏州市“无偿献血、捐献骨髓”公益广告形象代言人,被聘为“江苏爱心大使”。

  2017年,陈霞回到苏州,在这个给她新生命的城市,先后成立了苏州陈霞爱心站、苏州陈霞爱心服务站、陈霞爱心义工队等。陈霞说,设立爱心站的目的,就是带动更多志愿者一起传递爱的接力棒。

  2018年7月21日,陈霞爱心站走进淮安二院血液科,成立陈霞爱心站淮安分站,吸引了当地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患者及家属近150人加入。之后,陈霞爱心分站如雨后春笋,陆续在四川、江苏、云南、福建等地建起39个爱心分站,凝聚了2000多名爱心志愿者。

  31岁的杨锦天是四川人,患上白血病后一度绝望。关键时刻,陈霞带着义工团队来到他的病床前,现身说法,增其信心。2017年7月,杨锦天成功移植了父亲的骨髓。康复后,杨锦天加入陈霞爱心站,成为核心成员,先后帮助多名患者康复和就业。

  “回家乡泰州设爱心站,是我多年的心愿。”陈霞欣慰地说。当天,泰州市麦田志愿者协会多名代表和来自各地的10多位白血病患者加入爱心站义工团队。今后,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将联手泰州麦田志愿者协会,合力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泰州籍康复患者严煜淇、段剑锋成为泰州站首批“红色义工”,今后他们会传递爱心接力棒,借助这个温暖的平台,服务和帮助更多的血液病及重疾肿瘤患者。

  通讯员 钱宏斌 交汇点记者 顾介铸

标签: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