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蓝天碧透,大丰烈士陵园一片肃穆。进入园内左转,一条笔直的甬道直达中心广场,这段甬道名为“烈士纪念大道”。
路的尽头是烈士纪念广场,高大巍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中央,碑高19.8米,碑身用白色花岗石砌成。碑的正面是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管文蔚题写的“永垂不朽”,背面是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段焕竞题写的“黄海之滨一塔巍峨永志功勋怀先烈,红旗高举万众奋发齐歌跃进建大丰”。
大丰烈士陵园每年接待100多万人次。每年清明时节和国家公祭日,社会各界人士都会不约而同来到这里,缅怀先烈。烈士纪念广场可容纳近千人进行悼念活动。2010年,大丰区积极推进“慰烈工程”,先后将100多名不同时期烈士的墓冢迁移到烈士陵园内。
广场后方,黑色大理石的烈士英名墙上,篆刻着先烈们的英名。正面镌刻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为国捐躯的2046名烈士的英名,背面刻有抗日烽火、狮子口会师、大中集解放战三幅巨大浮雕,形象地再现了当年发生在大丰境内壮烈的战争场景。
在广场的另一侧是英烈园,坐落着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两位著名烈士方强、李增援的半身铜像,表达大丰人民对他们的怀念。方强,原名袁文彬,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1938年3月,他在周恩来和郭沫若的指示下,率领战地宣传队到浙江、皖南一带进行宣传活动。1940年冬,他到苏北盐阜开辟新区。次年10月,由于叛徒告密,他惨遭日军活埋,终年40岁。李增援,山东省莱芜县(今属济南市莱芜区)人,他是文艺全才,搞创作、当演员、做导演,样样在行。抗战时期,传唱大江南北的《黄桥烧饼歌》就出自他手。1941年2月,李增援因伤入住大丰西团野战医院,突遭日军袭击,为掩护重伤员转移,英勇牺牲,年仅28岁。
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正中央“英烈忠魂”四方大印映入眼帘。正前方,铜雕战士塑手挺长枪、准备战斗,目光中透露出的坚毅和无畏,让人不由联想到那段烽火岁月。该馆建于1978年,是大丰烈士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经过重新改造,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馆藏历史文物和史料900余件。
让人尤为动容的烈士还有刘桂英,她被称作盐阜地区的刘胡兰。刘桂英,1918年出生于射阳县。1946年,国民党特务分子联合当地反动势力发动了盐阜地区最大的一次反革命暴动。当时刘桂英不顾个人安危积极组织群众与敌人展开斗争,不幸被捕。刘桂英拒不交出党员干部的名单,匪徒用菜刀削去她腿上的肉,接着用棍子将她的膀子打断,刘桂英被活活打死,年仅28岁。
“英烈可歌可泣的故事启示我们,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只有万众一心、矢志如一地奋斗,才能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今天我们享受到的幸福,先烈们应该都看得到,这盛世,如他们所愿!”大丰烈士陵园讲解员徐凤佳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