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镇江 > 要闻 > 正文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小康答卷”再次诠释“镇江能行” “很有前途”持续激发“奔跑”热情
2021/09/27 21:26  镇江日报  

  金山网讯 佳节新去,华诞将至。行至2021年的镇江,初秋的色彩更显绚烂,奔跑的姿态愈发昂扬。

  聚焦此刻,320万镇江人政治生活中的这件大事——中国共产党镇江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于2021年9月26日隆重开幕。

  党徽熠熠生辉,党旗迎风招展,这座三千年文脉传承古城的华彩过往和精彩前程,将在这场盛会中完成意义重大的转承与交响——

  回眸来路,2016年9月26日,市第七次党代会上“聚力‘强富美高’,深化特色发展,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奋斗”的奋进号角吹响后,这座城市阔步跨越,业已交出了一份“镇江能行”的“小康答卷”;

  回眸来路,2021年9月15日至25日,“镇江人自己的报纸”《京江晚报》,撷取与市民日常休憩相关的11个方面,以“住、学、购、食、乐、行、安、济、医、新、兴”的关键词,为您展开了城市五年变迁的生活画卷;

  回眸来路,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镇江很有前途”的殷殷嘱托,始终是激励镇江人果敢担当、创新实干的动力之源,更是这座城市站上新起点、迈入新征程后,努力将“美好前途”跑进现实的不懈追求。

  回眸来路,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

  身处于“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在加速奔跑的镇江,致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力量的镇江,立志向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目标勇毅前行的镇江,将在今后五年乃至更久时间里,擘画怎样的城市蓝图?中共镇江市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将有郑重回答。

  “小康答卷”,写在幸福生活的方方面面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这一宣告,气壮山河、激荡人心。地处长江三角洲的镇江,更感自豪。

  在党的领导下,镇江人民解放思想、奋勇拼搏,“十三五”以来,尤其是最近两三年,持续发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行动推进“强富美高”新镇江建设,和全省其他兄弟城市一样,如期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交出了一份令人鼓舞的、写着幸福生活方方面面的“小康答卷”:

  “一个也不能少”的获得感——全面实现小康指标“一项不差”、人群“一个不少”、区域“一地不落”,全面小康指数位居全国第21位。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相继开展“百村万户双达标”“百村万户达新标”行动,提升行业扶贫实效性,加大兜底保障力度,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均纯收入超过省定标准,茅山老区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绝对贫困在镇江大地上得到彻底消除;

  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发展第一要务”的成就感——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2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79.45%。丹阳、句容、扬中全部位列全国百强县。坚持产业强市,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稳步提高,先后创成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改革、生态文明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使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落实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区域一体化迈出新步伐;

  “人民是阅卷人”的幸福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始终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城镇登记失业率多年保持在3%以下。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比例列全省第一。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荣膺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市总体生态环境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时代主旋律昂扬向上,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大爱镇江”成为城市名片,涌现出了赵亚夫、钱云宝、糜林等一批先进典型,为镇江发展注入了丰沛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感——高水平打造更加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连续19年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政府债务、金融、网络等各领域风险隐患得到有效防控。全市人民众志成城战胜了许多重大挑战,抗击了长江超历史水位汛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交出了优异答卷。平安镇江、法治镇江建设全面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蝉联“长安杯”。“到安全、舒适、幸福的镇江来工作、学习、生活”,成为产业强市“一号战略”引领下、人才“镇兴”政策招引下,越来越多外地人选择这座“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的重要加分项。

  如果这些“面”上的文字表述还不够具象,那,一组组数字,或能从“点”上作好更多可观可感的注脚:

  谈“住”,2020年,镇江城镇居民现住房人均建筑面积51.3平方米,比2016年的44.72平方米增长了6.58平方米;从棚户区改造、老城区改造升级而来的老旧小区改造计划,自2018年至2020年,累计完成改造市区31个片区、面积162.1万平方米,5.44万居民受益,2021年,该计划从市区辐射至全市,全市要完成改造的22个城镇老旧小区中,市区与其他区域的改造总面积“平分秋色”;

  谈“行”,相比连镇高速铁路于2020年底的全线通车,令苏南、苏北间的铁路通行多了一条通道,5年里,全市公路网络的织密织全更显力度。五年来,全市国省干线公路投资达67.65亿元、全市农路提档升级完成投资12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6890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第五,全市域范围实现村村通公路、公交全覆盖。至2019年末,平均每百户城镇常住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9.7辆,平均每百户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8.1辆,比2015年末各自增加16.6辆和19.9辆。而“五毛公交”“绿色公交”等一系列公共交通出行惠民措施的出台,在降低市民出行成本的同时,也为城市减碳减排贡献着力量;

  空中草莓

  谈“钱袋子”,收入方面,“十三五”期间,镇江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31263元提高至2020年的46180元,累计增长47.7%,年均增长8.1%,实现与GDP增长同步。支出方面,“十三五”期间,镇江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0年镇江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337元,五年累计增加5768元,增长29.5%,其中花在衣着上的约1778元,比2015年增加213元;花在生活及服务类上的约1513元,比2015年增加282元,累计增长22.9%;花在教育文化娱乐上的约3207元,比2015年增加690元;

  ……

  “点”“面”结合的纵览下,更可直观感触镇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光荣道路上,以“镇江能行”的接续拼搏姿态、克难奋进作为实现城市荣光的果敢和坚毅。

  “很有前途”,领着城市奔跑的殷殷嘱托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作重要讲话。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再接再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奋进姿态。

  2月24日,镇江市委常委会旋即召开,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为推动“三高一争”新实践打牢思想基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深化拓展抓实学习,协同联动强化合力,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优化镇江“一人一重点、领办解难题”工作机制,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7月26日至9月8日,镇江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召开了七场“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69家部门逐一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办实事”的阶段性成果。

  镇江之所以“借力”党史学习教育这一党内重要工作,将“学党史”与“办实事”更为紧密地联系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精神内核,是7年前那个冬天,总书记在视察时那句暖人心更催人进的殷殷嘱托——“镇江很有前途”。

  如何在殷殷嘱托的引领下,不断实现美好生活的“增值”?

  镇江的“答题思路”是: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让镇江精神更加“挺立”;

  提档升级、寻求高质,让镇江经济更加“强健”;

  秉持绿色、厚实本底,让镇江面貌更加“鲜亮”;

  顺应民意、发力民生,让镇江百姓更多“欢笑”——

  过去的五年里,镇江这座英雄的,有着独特风骨,诗意栖居的,上善若水、生生不息的城市,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时,不敢有丝毫懈怠,而是在对标找差中举一反三、自我警醒,在提高城市首位度和传承城市荣光中赓续奋进、挺直腰杆。

  过去的五年里,镇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了“提速提质”的意义所在,3847平方公里成为投资热土,一派“你能做到签约到开工耗时仅仅2个月,我就能把项目落地时间压缩45天甚至更短”的竞争场面。产业强市“一号战略”的确定,既是对“产业强则城市强”这一不变信念的再坚持和再强化,亦是对“高质量才有大希望”这一契合大势的再明确、再细化,更是对“跑起来方能赢未来”这一愿景达成的再动员、再鼓劲。“一号战略”最强音的奏响,“跑起来,镇江”号角的吹响,“四群八链”产业结构的明晰,让镇江先进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让外来客商纷至沓来,让营商环境日益优化,让城市发展的“筋骨”更趋健壮。

  南徐片区

  过去的五年里,更多走出去的镇江人毫不隐讳地宣传“家乡美”,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无论是推动老旧城区改造还是落实“乡村振兴”计划,镇江人的居所越发宽敞亮堂,家周边的美景越发清新亲近,工作生活的环境越发舒适宜人。这些镇江人日常生活中点滴的“习以为常”,悄然汇集成城市发展的鲜亮本底,让“绿色低碳”成为城市的又一张名片,也是各层次人才作出“愿意来、住得下、留得住、干出彩”决定的重要因素。

  开展农村慢性病防控调查

  过去的五年里,镇江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记于心、践于行,坚持增福祉与守底线“两手抓”,坚持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和打造“民生样板”“两手硬”,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一众牵动民心、事关民生的重点领域,一以贯之地加大投入、改革实践。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市总动员,在两轮较为严峻的疫情高发期,守卫住了城市道路、口岸、冷链、社区等各个关口健康底线,取得了2020年“全省确诊病例最少、无新增病例持续时间最长、农村地区唯一没有确诊病例”、2021年“无一例本土感染确诊病例发生、派员数千人次前往周边城市提供支援”的成绩,擦亮了“健康镇江”“大爱镇江”的靓丽名片。

  何以让“美好前途”跑进现实,这每一点积累、每一次蓄能、每一个脚步,都是答案。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

  回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我们更为明确“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唯有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才能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回溯镇江接续发展的又一个五年,我们更有动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唯有做到顺势而为、谋定而动,才能让“挺立”的镇江精神促发更强的“奔跑动能”、创出更多的“镇江特色”。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身处新时代、立足新起点、面向新征程,镇江意欲何为?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记者 崔骏)(摄影 石小刚)

标签:
责编:刘雨菲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