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 > 镇江 > 资讯 > 正文
江苏镇江:政府工作报告里,这些三农“热词”刷屏了……
2021/01/21 19:49  镇江网  

  金山网讯 当前,镇江市正处于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一组组喜人的数据,一个个振奋的声音,聚焦着市民的注意力。在今年通过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新时代“三农”的热点频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焕发乡村活力”更是作为重要一环写入其中。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三农“热词”。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将脱贫攻坚的底色擦的更亮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一场吸引全世界目光的脱贫攻坚战自此打响。

  经过多轮次的扶贫实举措,2019年底,镇江实现全市204个市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8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8万元以上,11238户21128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均纯收入全部达到8000元以上,全部落实“两不愁三保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镇江在重点做好“两类人”(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的监测与帮扶的基础上,持续巩固全市204个经济薄弱村和1.1万余户,2.1万余名建档立卡人口的脱贫成果,未出现返贫或新致贫人口,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

  脱贫攻坚的底色亮不亮,关键在长效。今年,全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同时,将继续保持扶贫措施相对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到“四不摘”(不摘责任、政策、监管、帮扶),继续开展“两类人”动态监测,做好返贫风险预警排查,及时开展“一对一”帮扶。同时,继续开展消费扶贫,加快推进东西部消费扶贫协作。此外,还将协调相关部门推进“三专”(专柜、专馆、专区)建设,加大茅山老区财政投入,支持扶贫产业稳步发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放大“戴庄经验”示范效应,经验推广越发积极

  自2013年江苏省委办公厅向全省印发《关于句容市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报告》以来,镇江将推广“戴庄经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列入全市农业农村重点改革任务。

  近年来,镇江以“戴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性,积极打造生态循环农业样板区。2019-2020年全市共建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30个,提升30个典型村、示范村村办合作社规范化水平;推进句容市戴庄村和丹徒区先锋村2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在江苏省率先推行市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首批确定了10个市级试点村。

  在模式推广的同时,技术推广也在同步跟进。镇江以“戴庄经验”提高科技集成度,拓宽农技推广服务面,设立“1+1+N”(1个首席专家团队+1个本地推广团队+N个新型经营主体)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从2015年探索推出至今,共组建镇江市“1+1+N”新型农技推广项目体系团队29个,建立农业各类科技示范基地106个,累计引进新品种35个、新技术40项,培训农民10000余人次,技术辐射面积近20万亩。同时,积极建立“一村一所”产学研合作平台,自2018年以来,全市已建立“一村一所”352个,覆盖率达92.6%

  此外,2020年9月从驻镇院校及地方农技推广机构遴选220名农技专家组建了镇江市亚夫科技服务团,三个月来,亚夫科技服务团专家已开展服务300余人次,开展相关培训21期,培训人次2000多人次,指导农业经营主体100余家,帮助解决农业生产问题近260个。

  “十年禁渔”一抓到底,严格管理持续在线

  长江“十年禁渔”,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举措。

  2019年底,镇江退捕工作已全面结束,收回捕捞许可证294本,征收并处置渔船907艘、网具近18万条(张、只),对建档立卡人口开展“一证一档”“一户一档”精准安置保障工作,应纳入保障范围的646名失水渔民100%安置,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324名退捕渔民100%就业。实现了“应退尽退、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2020年,在镇江市长江禁捕退捕工作专班的统一指挥下,镇江“禁渔”工作亮点频频。据统计,自2020年1月1日以来,公安、渔政部门共取缔违规渔具3278件,查办各类涉渔行政案件102起,刑事案件69起,行政处罚106人次,刑事处罚127人次,提起公诉47人,一审判决39人。同时,积极开展违法渔具、“三无”船舶集中销毁行动,共拆解地笼网400余条,刺网60余条,排查处置“三无”船舶1308艘。

  2021年是长江“十年禁捕”的关键一年。镇江将进一步强化措施、合力攻坚,坚决打赢长江“十年禁渔”攻坚战、持久战。“一方面,将进一步压紧压实沿江属地市区、镇(街道)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将开展退捕‘回头看’,稳定渔民就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还将继续开展综合执法,采取多种“人防+技防+机防”相结合的措施,实现监控全覆盖,执法全天候。此外,还将深入开展市场整治执法检查行动,做到“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

  深化农村“重点改革”,提升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管理能力

  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的合法权益,赋予股民更多财产权益,积极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集体资产监管机制,这是镇江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初心”。

  2020年,镇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全市597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全部完成改革任务,注册登记赋码完成100%,股权证书均已发放到位。同时,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县、镇全覆盖,累计进场交易项目13130个,成交13102个,成交11.3亿元,溢价1891万元。此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巩固加强,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的通知》要求,用好村务公开栏、镇江市阳光村务网、村集体公众号等载体和平台,农村集体财务公开范围和公开效果进一步提升。

  今年,镇江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稳妥推进丹阳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同时,探索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实现形式,提升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管理能力。此外,还将持续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推广参与式治理和契约式村规民约治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深化“万企联万村”行动,将资本下乡走的更实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之年,“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成为“三农”这一全面小康突出短板所在的解题良方。“资本下乡”,为当下正处在积极探索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镇江乡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让全市跑起来奔向“三高一争”的步伐越发轻快。

  据了解,自去年7月初全市启动村企联建以来,根据省、市工作部署,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发展,三年见成效”的目标,镇江迅速制定出台《“村企联建育新机乡村振兴开新篇”行动工作方案》,编制《全市村情指引》和《乡村产业需求清单》“2个清单”,全市共召开部署推进会47场次,举办各类对接会、双选会、现场考察等对接活动68场次,组织南北村企联建对接活动19场次。本市村企联建项目465个、计划总投资107.47亿元,452个工商企业和商会参与联建,涉及全市383个村和涉农社区。对外与连云港紧密合作,签订村企联建项目105个,涉及连云港市42个乡镇和相关园区的119个村。

  2021年,镇江还将继续推进村企联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立足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保障配套支持政策,推动本地村企联建项目和南北挂钩项目稳步实施。同时,加强对接,推进村企信息互通,加强项目审查和综合指导,确保项目有效落地。此外,还将加强引导,促进村企双方资源互补,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选择符合乡村实际的联建路子;依托村企联建提升乡村产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链开发,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周 迎)

标签:
责编:纪树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