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调研|聚力品质攻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溧阳
2023/10/18 08:19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城市品质相对于“宜居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更能反映城市的综合发展状况。2023年,溧阳市将“品质城市攻坚年”作为工作主题,建设品质城市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及任务的指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溧阳篇章离不开城市品质的有力支撑。

  为打造“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在品质城市建设中真正体现和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要求,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转型升级、提标提效,及时发现并破解当前制约溧阳品质城市建设的困难和短板,溧阳市政协联合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组建专家调研团队,以座谈交流、实地走访、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围绕溧阳市品质城市建设展开深度调研。

  做好产业发展文章,经济越来越强

  溧阳以打造特色“2+2+X”产业集群和培育韧性产业链为抓手,坚持招引“精、美、优”高质量项目和培育自主品牌与本土企业相结合,产业治理迈入新阶段。2022年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创造历史新高,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幅位列常州市第一,先进制造产业比重稳步上升,其中“2+2+X”产业产值占规上总产值比重80.4%,产业能级大幅提升。全市充分发挥链主及龙头企业牵引优势,紧盯强链补链环节,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和科技招商,强化上下游配套企业招引和建设,建成溧阳首个千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高端不锈钢、智能电网、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分别向1000亿、600亿和300亿迈进。

  突出数字经济发展关键增量,以建设全省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抓手,加快重点企业“智改数转”步伐,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持续加大市级专项扶持资金兑现力度和省级专项扶持资金申请力度,助力企业装备升级、小升规、数字化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和入选省级“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数量持续增加。深化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工作,强化结果运用“腾笼换鸟”,加快融入主导产业链供应链。实施工业园区更新行动,深化治理“危污乱散低”企业和出清“困境企业”,将用地、服务、资金等资源要素向企业的优势项目倾斜,为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发展集聚要素资源。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以上,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全力打造“研发+种植+加工+营销”全产业链开发的城乡产业协同平台,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全力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进电子商务与农产品生产加工、乡村旅游、乡村文化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深化“三产融合”,因地制宜助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绘制唯美生态画卷,城市越来越美

  作为长三角不可多得的生态福地,绿色生态是溧阳最鲜明、最耀眼的标志,也是溧阳最大的资源优势。全市持续打造灵动山水,擦亮“生态旅游名片”,科学合理经营生态资源,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加强天目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矿山开采秩序整治工程,节约和保护土地、山体林地等宝贵资源,把山水秀美的生态优势转化成了兴产业、聚人气、名扬海内外的发展优势,初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风格。

  聚焦减污降碳,强化源头治理,拆除关停严重污染企业,建设园区环保安全监测监控预警系统,全面提升集中区园区大气污染防治水平,严格控制化工产业发展,38家企业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高新区、经开区基本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聚焦生态管控,守护“美溧”本底。天目湖湖群“生态岛”试验区成功入围全省首批“生态岛”试验区试点项目,经过新一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目前累计记录物种2009种,占全省物种比例的29.1%。

  稳步推进生态细胞建设,积极推进“两省三地”共保联治,完成多个省级、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街道(村)的创建。大力发掘乡村生态价值,通过旅游撬动全域发展,让“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成为溧阳的鲜明特质。先后投入40多亿元治山理水,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新经济,精心打造“1号公路”生态绿脉,将美丽乡村串珠成链,每年吸引600多万游客来溧阳乡村观光打卡,城市品牌熠熠生辉。

  城乡融合一体发展,步伐越来越快

  城乡融合既是乡村振兴“加速器”,也是品质城市建设的“晴雨表”。溧阳市以做好“山水文章”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等试点为抓手,着重推进城乡空间同步优化、城乡品质同步提升、城乡环境同步改善。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基本控制线得以优化,增加城镇拓展空间31.92平方公里,有效保障重点板块的空间发展需求,自然保护地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多线合一”。

  着眼美丽示范,提升乡村建设档次,以省市示范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契机,构建以产业支撑、城乡融合为代表的特色发展模式,推进农村住房条件改善2453套,形成了现代农业、旅游茶舍、亲子研学等一批特色富民产业。依托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深入实施控违拆违、固废清零、垃圾治理等专项行动,逐步补齐农村环境管理短板,镇村人居环境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创新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搭建宅基地流转信息公布平台,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引导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通过收回农户退出宅基地、受委托统一流转等形式,改造建设如意小食堂、村史馆、口述馆、游客中心、党建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聚焦民生关切,全面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效力,通过老小区改造和政府部门院落敞开增加停车位14078个,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停车难”这一重点民生问题,提高了绿化水平,真正实现“敞墙透绿”。

  溧阳市政协联合调研组

标签:
责编:张晓蕊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