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政谏言|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内涵
2023/03/24 09:09  新华传媒智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江苏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

  探索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生动实践。党的一大就提出消灭阶级差别、打破生产资料私有制、大力发展社会所有制的主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时期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都是党带领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探索实践。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中,都继续丰富和完善共同富裕理论,与时俱进地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探索和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新论断新理念,为中国未来发展擘画了新蓝图,第一次勾勒出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党的二十大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写入党章。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系统化思维。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系统化思维,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进行因地制宜的探索,总结经验,逐步推进。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要时刻清醒把握江苏率先实现共同富裕的优势和不足。2022年,江苏省GDP为122876亿元,经济总量始终处于全国第二位,为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我省在解决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与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盼相比仍存在很多不足。要结合江苏实际,根据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经济结构、人口构成等特点,高起点谋划江苏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安排、制度设计、任务措施,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支持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围绕全产业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携手绘好共同富裕“繁荣图”,及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实现共同富裕是江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新发展阶段,我们要以历史、现实与未来相贯通的视野来深刻理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与共同富裕的内涵关系。一是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在优化初次分配方面,要在关注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再次分配更考量“精准”,在社会群体中要重点考虑社会困难群体,在区域发展中要重点补齐苏北发展的短板。二是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实现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是基本前提。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确保教育公平;要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提高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与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三是坚持人民至上为民服务,共筑美丽宜居的幸福家园。要以更大程度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要以更高要求推进节能减排,建设低碳江苏、美丽乡村,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以更高品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扎根江苏大地,讲好江苏故事,在实现物质共同富裕的同时引领人民群众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秦家沛(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党委组织部、苏北发展研究院)

标签: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