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坚定历史自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勇毅前行、开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增强历史主动,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制胜法宝。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必须牢记“三个务必”,贯通理解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
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一种思想理论,能够让人们始终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是因为它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刻总结和充分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思想植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巨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必将随着党的新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推进,随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全面拓展而持续发展、更加完善。
彰显了创新实践品格。历史是一个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到明天的过程。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领导人民团结奋斗、不断进取,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取得了震古烁今的伟大成就。“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历史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中国共产党,必将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创造新的更大的奇迹。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紧紧抓住战略机遇,顺势而为、奋发有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
蕴含着人民至上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当前,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其中一项目标要求就是“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昭示出自我革命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三个务必”,不仅是对我们党100多年来历史经验、优良传统、精神品格等的高度凝练,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新的更高要求。“三个务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让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在长期执政中要节俭内敛、敬终如始,在承平时期要严以治吏、防腐戒奢,在重大变革关头要顺乎潮流、顺应民心;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也是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证。新征程上,只有一刻不停歇地推进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保证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申 锋(作者单位: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州大学基地;本文为常州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项目“意识形态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运行逻辑研究”〈20DJSZ1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