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作风学风
2023/08/11 18:20  
 

科技创新基础在教育。优良的作风和学风是做好科技工作的“生命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根基,决定科技事业的成败。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道德标准,以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抓手,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和舆论氛围,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科学成就离不开科学家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百余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学文明与中华传统文化交流激荡中,一代代中国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报国实践,他们塑造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彪炳史册,树立了不朽的丰碑,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科学家精神以其强大感召力薪火相传并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过学习历史、实地感悟、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大力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主动肩负起时代重任,砥砺“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勇毅担当,激扬“敢为天下先”的创造豪情,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贡献。办学历史悠久、优秀人才辈出、创新成果丰硕的高校,要充分用好校史、校友资源,用身边的故事诠释科学家精神,用身边的人物诠释家国情怀,强化模范引领、榜样带动,帮助学生系好学术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比如,深入挖掘科学大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创作话剧、音乐剧等文艺作品,师生演校友、师弟演学长,鼓舞激励青年师生接力精神火炬,追寻“科技之星”。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健全机制,让更多学术大家走进本科生课堂、讲授专业基础课,在拓宽学生科学视野、夯实知识积累的同时,言传身教地帮助学生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高远的人生追求。

涵养风清气正的扎实作风、优良学风。首先,弘扬求实精神。广大学生从事科研工作,既要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敢于挑战尖端科学问题、进行“独创独有”研究,也要把热爱科学、探求真理作为毕生追求,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安下心来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其次,坚守诚信底线。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一开始就树立“高线”、划清“红线”、兜牢“底线”,明确科研失信行为的界限,落实到课程考核、论文发表、学术交流、项目评审等各环节,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让学术道德和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强化约束惩戒。形成治理学术不端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监督,让高校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学生成为优良学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引领者。

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离不开良好创新生态的孕育滋养。一要优化科技评价体系。积极探索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摒弃简单量化的评价模式,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评价方法,形成鼓励潜心创新的良好氛围。二要优化创新制度环境。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对基础研究的多元投入和风险分担机制,发挥好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通过设立校企联合实验室、打通人才旋转门、成立科创母基金等,实现难题共答、平台共建、资源共聚、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三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基础研究往往面临着方法不确定、失败率比较高的问题,营造宽容宽松的研究环境显得更为重要。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多样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重视科研试错探索的价值,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形成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科研氛围。

高校在培养人才、集聚英才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研究生群体不断扩大。要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周期长,须花大气力完善招生培养联动、本硕博贯通的全周期全链条培养体系,厚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沃土,高质量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强基计划”等,构建“高精尖缺”研究生教育格局,有效提升自主培养拔尖人才的能力。尤其要探索超常规、长链条的基础研究未来顶尖人才培养模式,对有潜质学生早发现早培养,推动教育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要努力汇聚天下英才。坚持引育并举,广泛延揽战略人才和青年英才,围绕顶尖人才建设创新平台和团队。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根据人才发展不同阶段需要和个性化需求,全周期、全方位培养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杨琳(作者单位:常州大学;本文系2022年度常州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教育改革背景下研究生科学道德的本质探索及养成策略”〈YJK202203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标签: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