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新时代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研究,坚持“学科建设”基础性引领、“三全育人”一体化设计、“十大体系”多维度贯通,加快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多维度构建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
坚持“学科建设”基础性引领,
筑牢“大思政”育人主阵地
以“学科建设”为牵引,实施思政课程质量提升工程。一是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校要以示范马院建设、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计划以及思政课改革创新示范点等各类项目为契机,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建设。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群建设为牵引,凝聚教研团队建设力量,实现学科评价新突破;着力升级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学科,在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和科研基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二是深入推进思政课综合改革。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结合的“三结合”方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教学团队和构建思政课网络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开展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思政课程,积极凝练思政课教学新理念,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公共课、专题课和精品选修课,打造思政金课。在思政课程的精准供给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思政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通过建立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使课程教学内容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以“课程思政”为主线,融通“专业思政”和“学科思政”。一是探索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加强通识课程教育体系建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汇聚“课程思政”合力;深入挖掘不同学科门类课程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对标高校“专业思政”建设标准,研究制定学校“专业思政”建设方案;发挥传统专业学科优势,全方位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一体化的育人体系。二是加快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改革。以学科为引领深化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改革,推进思政教师与基层教学组织结对,在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上下功夫,培育一批优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坚持“三全育人”一体化设计,
打造“大思政”育人生态圈
构建全员协同育人共同体。高校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单位各司其职、协同联动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选优配强党政管理人员、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等思政工作队伍,持续提高育人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建强“主力军”,落实教育部关于思政课专职教师、专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等岗位师生比的要求,保障相应的编制和待遇,实施符合思政工作队伍特点的职称评审和职业发展规划;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专题培训,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选拔“带头人”,组建由领导干部、学术骨干、教学名师、名企创新创业者、社会师资等组成的“育人讲师团”。
紧抓全过程育人关键环节。探索“课程思政”“岗位思政”新模式,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把课程思政纳入评教、评学指标,纳入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听课、同行听课评价指标,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教学名师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
凝聚全方位育人强大合力。全面聚合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推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阵地,坚持“互联网+思政”,建设“智慧校园”,完善深化“在线教学”改革创新,依托“两微一端”建强媒体矩阵,创新“云服务”,整合数字化信息平台,深入实施网络育人工程;拓展校内校外融合,加强学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联动。
坚持“十大育人体系”多维度贯通,
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机制
构建育人体系长效机制。要按照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要求,制定出台符合学校特色的“十大育人工程”实施方案,以红色文化育人为特色、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实施红色文化融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和社会服务“五融”工程,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服务、管理、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长效机制,打造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人文科学素质、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职业就业素养等全面发展成长链。
创新协同育人辅助机制。推动形成校地、校企融合协同育人联动机制,以学科为引领,立足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发挥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在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通学科壁垒,促使政产学研用五方共同参与联动,贯穿学科专业设置与布局,实现学生、企业、政府、学校的多方共享共赢。健全育人效果评价反馈机制,引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之外的第三方评价,用评价结果倒逼学校持续完善育人体系和方案;坚持动态评价,搜集和动态追踪学生各类信息,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立体式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蒋 琳(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学生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