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2023/07/21 08: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同质同源、同心同向,两者在内容、目标、方法方面高度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度引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从理论维度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形态、社会性质和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价值提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三层面相辅相成构建起内涵深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既是服务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改革发展的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创业技能为目标应运而生的一种科学教学理念和模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用性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指导思想,二者都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指引,创新创业教育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升华。

从价值维度思考

正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思想层次跟得上,精神引领找对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支柱,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价值引领,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价值导向,更好地助力大学生成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符合创新创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内容一致,旨在实现知识价值、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体现和尊重学生成才规律,优化创新创业运行过程,发挥创新创业价值引导作用,不断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创富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主导创新创业的发展方向。大学阶段正是青年学子全面发展的“拔节孕穗期”,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多重维度规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旗帜鲜明地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探索创新创业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提供创新创业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具有感召性和凝聚性,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给予新时代大学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增加工作的内生动力。

从实践维度思考

完善课程体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领。一是发挥创新创业课程主渠道作用。围绕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更新教学理念,将价值引导内容融入创新创业教材、课程设计,实现创新创业价值引导“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改革管理制度,创新学分认定机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深化弹性学制、学分认定转化等改革,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三是加强教育主体课程教学引导作用。强化师资队伍,将专业教师、思政老师、辅导员、企业家等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导师组开展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使大学生认识价值导向、理解价值导向、内化价值导向。

营造文化氛围,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引领。一是培育根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创新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因子充分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各种载体,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觉行动。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创新创业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用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洗礼和熏陶,实现教育的自然化和隐性化的“润物细无声”。三是创新宣传阵地建设,推广典型创业案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网络阵地,利用“两微一端”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借助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拓展实践平台,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引领。一是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建设。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就业观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落脚点,依托创业社团、创业讲堂、创新文化节等平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推广创新创业能力竞赛。以创业计划大赛为平台,通过项目选题、团队组建、创业谋划,在模拟企业运营中,使学生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三是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高校以遵循市场调节、学校引导、整合资源等基本原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通过对就业创业政策普及、环境的营造及场地的提供,帮助学生将创新创业成果进行转化,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的升华。

殷乐 王彩芳(作者单位分别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大学;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SJYB1328〉、常大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资助项目〈CDGZ2020025〉、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RDS202108〉、常大教育教学课题〈GJY2021042〉的成果)

标签:
责编:印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