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论述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路径。南京作为长江三角洲唯一特大城市,在立足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以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积极谋划现阶段重点任务和未来探索的重点任务,把握关键点,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南京新实践。
强化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南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前,南京正大力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朝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迈进,科技创新已成为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从根本上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南京对关键原材料、高端设备、核心元器件等采取定向攻关,着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话语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机械等制造业领先领域为突破口,主动参与、谋划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立,逐步提升反“卡脖子”能力。积极布局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环紫金山科创带、江北新区产业创新带为重点的“一院两带五园”。加速建立高新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应用中心,以产业链接等方式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循环,优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载体,加速高技术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加快“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并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推动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行业的链主企业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设以数据智能技术为主体的“工业大脑”,并提升企业设备、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水平,打造“南京示范”,形成“南京模式”。
践行绿色低碳,描绘发展新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南京正在加快“1+3+12+N”低碳发展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覆盖南京城市中心和边缘的温室气体监测站点,对重点行业污染源和企业厂界无组织排放地区进行重点关注,覆盖包括火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等领域。加强物联网机器的精准运用,推动碳监控系统在准确预算工厂碳排放级别的同时对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同时,推进南京碳排放与环境大数据研究所的建设,打造南京碳监测云端平台。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技术为支撑,打造包含碳规划、碳交易、碳税、碳审计、碳账户、碳积分于一体的南京碳监测云端综合系统。聚焦可再生能源制备和储运、零碳流程重塑等领域,不断完善“产学研”结合发展模式,推进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端产业发展,培育低碳零碳技术生产力。加强对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重点扶持企业开展节能技改、节能低碳技术研究等项目。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模式、产品标准和管理经验,加快相关成果孵化应用和产业化,将南京打造成绿色制造之城。
优化产业体系,探索发展新赛道
南京制造业根基深厚,新兴产业正步入转型升级的成长期,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等“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已逐渐成为南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在新时期,南京传统产业面临转型,优化产业体系、布局未来产业成为南京后续发展的重点。对南京产业开发区和园区进行全面梳理和整体规划,清理或合并一些落后的产业集聚区,结合南京市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围绕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产业链关键短板和痛点布局产业链创新链,加快培育南京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现代金融、研发技术服务以及支持技术产业化的强大中介市场,形成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力。在巩固发展传统产业同时,结合南京优势围绕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布局,注意整体规划避免各区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储能与氢能等新赛道。积极在我市优势制造业领域打造具有产业链上下游强大整合能力的跨国龙头企业,形成南京市“龙头链主企业培育名单”,“一企一策”制定定制化培育方案。
畅通经济循环,构建发展新格局
畅通经济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南京积极建设统一市场,设立破除各地产业保护壁垒的“负面清单”,打造跨区域性要素资源市场,如数据要素市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等。聚焦关键领域建立相关市场基础制度,如产权保护等。积极建立跨国产业合作机制,形成以“内循环”产业体系带动高水平“外循环”产业。聚焦南京优势产业领域搭建国际化产业合作平台,如软件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研究国际经贸最新规则制度及南京对标对接的方式,如CPTPP、RCEP等协定制度。支持南京具有产业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开展对外合作和投资,尤其是为其在发达国家设立机构创造好的条件。不断加深人才交流合作程度,依托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平台,设立人才交流对接专区,为南京引进国际中高端人才提供平台。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组建南京人力资源服务协会联盟,积极举办南京国际人力资源信息化创新创业大赛、南京人力资源产业协同发展交流研讨会。
曹劲松(作者为南京市社科联主席、南京市社科院院长;本文为江苏省社科联重大应用课题“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南京样本研究”〈2023WTA—02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