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则天下安。虽然目前无论是从政治力的发挥,经济力的辐射,还是从文化力的影响来看,相形于诸多的中心城市,县域似乎有些“黯然失色”。但论及县城乃至县域治理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近些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县域内乡镇、乡村发展创造了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但理性地说,在乡村振兴发展浪潮中,县域的发展要注意避免“强心针”“做盆景”效用的发生。尊重县域的科学发展规律,张弛有度地提升县域治理能力,方能为县域整体、均衡、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尊重人口流动的规律,强化人口治理的服务性。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人口流动基本规律,也是社会流动的基本动力。从目前的区域发展来看,城市发展好于乡村,一线城市比二三线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各种社会资源首先会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聚集。这是发展的一种差序格局,是目前高端人才更愿意向一线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集聚的原因,也是大量的人口向城镇、县城、省辖市、省会城市努力流动并尽力定居下来的重要原因。在这一人口流动趋势下,乡村人口空心化的趋势在短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大量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口更愿意前往大城市寻找发展机会的趋势也不会改变。因此,县域内强化人口治理,特别要强调服务的特征。在一些乡村区域,春节人口短暂集聚和喧嚣之后又会回归平静,留下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这些群体属于典型的困难群体,针对他们的公共服务,特别是养老服务更要注意跟上需要。县域内人口治理,一方面需要通过县域的发展,比如乡村振兴,留住乃至吸引更多的人口,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公共服务,更多地为他们解决一些“急难愁盼”的问题。其实,强化县域内的公共服务,本身也是吸引人口的一个重要举措。特别是在当前一些超大城市因人口极度聚集导致生活质量、生活品质下降的情况下,一些退休老年人口选择“返乡”养老或进入县域养老的情况时常出现。比如昆山、太仓已出现大量的上海人购房养老的情况,一些南京人到临近的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购房养老的情况,还有一些本已在县城工作买房的人又回到老家,在原来的宅基地上建房准备回乡养老的情况。这些情况既需要一些配套服务的跟上,又可能为本地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尊重县域经济的规律,推进经济治理的互补性。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县域经济发展很好的县、市。如,苏州的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无锡的江阴,等等。应该说,这些县域抓住了特定的机遇,也充分利用了自身紧邻上海、无锡、苏州等大城市的区位优势,实现了“先发先至”。但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其他更多县域是难以获得这样的机遇和优势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县域需要遵从经济发展对区位、资源等市场选择,需要在临近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带动下得到逐步提升,需要尽量避免因急躁冒进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损失。比如一些县域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投入大量资金建造批量厂房,最后又因为没有足够的产业和项目支撑导致大量厂房闲置乃至废弃。虽然我们应积极鼓励县域在经济发展方面主动作为,比如主动建设和提升软硬件条件,主动对接临近的大城市,主动融入都市圈建设,在产业方面主动去增补产业链,主动去做产业的弥补和配套,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县域还应有甘愿做“小弟”的度量,不要总想着依靠总部经济、超大项目等“一飞冲天”。因为县域的区位、资源、基础、人才等客观实际决定了绝大部分县域只能在经济发展方面依附、融入区域性大城市产业的发展才可能有更多的机会。
尊重县域相对独立性,发挥社会治理的主体性。中国的社会治理,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全国市、区、县的全面执行,经过了试点、探索、总结、提升的过程。前期的试点和探索基本放在区县一级。这主要是因为从实践操作层面,县域(也包括区域)是一个更为独立的操作主体,而且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基本都是在县区完成。在江苏率先探索形成的网格化社会治理,主要是以区县为单位具体组织实施的。发挥县域内社会治理的主体性,一方面需要在县域内形成比较完善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在县域内形成“村—乡镇—县”三级响应机制,针对县域内的社会治理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更快更便捷地为老百姓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另一方面,省辖市在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的宏观统筹、协调资源能力的同时,需要赋予县域更大的治理权限,充分发挥它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创新性。
县域兴则国家强。中国地域广袤,东西、南北的地域、发展差异明显。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任何一个县都很难完全代表全国县域实际水平。即使在一个省份内,县域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县域的治理需要尊重县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简单地照搬其他地方的发展模式,也不能盲目跟进一些看似“高大上”的经济形式,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而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以优质服务来吸引人口,以特色资源优势来发展产业,不断探索和创新社会治理,整体提升县域治理能力。
张春龙(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所所长、研究员,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