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安丰新实践调研行之一·产业篇|强村富民,践行共同富裕“安丰路径”
2022/12/23 10:59  新华传媒智库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东台市安丰镇紧扣乡村振兴主题,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强村富民,用实践蹚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连续多年在东台全市综合考核中位居优秀等次,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从本期起,《智观》陆续推出新华传媒智库携手中共中央党校、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社科院有关专家共同完成的相关调研报告,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呈现“中国式现代化”安丰新实践,敬请关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这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东台市安丰镇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千年古镇,近年来,通过发展工业、提振农业、推进农旅融合等途径,不断壮大村(居)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区域发展之路。

  各显神通,共富路上“一个不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农村农民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短板,如何推进强村富民,村集体持续性增收路径在哪里?安丰镇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各村在发展经济上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挖掘资源,盘活资产,千方百计增加收入,蹚出有自身特色的强村富民路。

  安丰镇有17个行政村,村与村之间因交通区位、资源、资产等方面的差别,发展差距悬殊。多年来,村集体经济搞得好的就是东风、安东、红安等少数几个老先进、老面孔。为了促进形成大家共同富裕的新局面,安丰镇通过政策激励和考核导向双向发力,将结果直接跟村书记的工资报酬挂钩,村集体经营项目全部纳入镇三资管理平台进行核算,农业农村沉闷的格局由此呈现发展新气象。

  发展项目增收。曾经负债80多万元的东光村,利用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整村推进,一方面推动土地规模化流转,相继建立了烘干房、米厂和粮食仓储设施,对外开展有偿服务;一方面,积极实施土地减量化,5年来获得奖补资金100多万元。同时,利用上级资金购置的学区房、店面房对外出租。村集体每年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的经营性收入有53万多元,综合考核跻身全镇一档村行列。

  依靠流转增收。丰新村是有名的“打工村”,几乎家家都有人在外打工,光上海一地就有600多人。村里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跟东台市农投公司合作经营881亩,溢出面积归村集体所有,合作社利润部分由两家分成。全村通过土地流转,共溢出面积400多亩,村集体每年光土地上产生的收入就有50多万元。像丰新村这样通过土地流转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已成为纯农业村的主要发展思路。据统计,全镇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流转耕地已达2.7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一半以上,溢出面积2500亩,溢出面积收入250万元,全镇收取土地流转管理费达135万元。其中今年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流转的有2100亩,成交总额1018.7万元,溢价达121.25万元。

  跟着先进奔跑。五进村因镇工业园发展被征用不少土地,村营收入主要靠集体土地被征用的补偿金每年产生的10多万元利息,加上少量土地流转收取的流转服务费,勉强达到30万元。为促进村集体可持续增收,与老先进红安村计划共同投资标准厂房对外出租,先进村带着后进村一起奔向共同富裕。据测算,厂房建成出租后,村集体收入每年将新增几十万元,增收后劲不足的状况将得到明显改观。

  截至11月下旬,安丰镇17个行政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或超过30万元,并探索出了“资产盘活型、资源开发型、建园兴产型、资本运营型、村庄经营型”五类增收途径。对照今年目标,全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要达到10个、100万元以上的村要达到6个。到年底,实现上述目标指日可待。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水涨船高,有望达到4万元左右,比上年增长10%。

  做优做强,锻造百亿产业园区

  工业是安丰镇保持经济增长、百姓富裕,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早在几年前,安丰镇就规划建设了电子信息产业园,定位精密电子、精密制造。如今,电子信息产业园已更名精密制造产业园,镇党委书记兼任精密制造产业园党工委书记,足见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分量和地位。

  从产业园呱呱坠地,落户第一个项目起,安丰镇坚持园区发展定位,慎终如始,通过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招引了一大批精密电子、精密制造领域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托举起精密制造产业强势崛起。据统计,目前园区引进近50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6家,精密制造产业成长为与东台市高端装备、新材料、大健康、新能源并驾齐驱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经济板块,跻身盐城市级工业园。

  今年2月落户、总投资5亿元的百适康智能健身器材制造项目,3月7日开工建设、总投资2亿元的江苏瑾辰汽车饰件制造项目,都是先期在园区租用厂房起步逐步发展壮大,或者通过试水方式后扩大生产规模的。百适康新项目建成投产后,销售额将比现在扩大20倍,年入库税金达2000万元。

  据安丰镇经济发展局统计,今年园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有6个,其中5亿元项目1个;待开工项目6个、竣工项目5个,均是亿元以上项目。规模小、落后产能的项目基本被淘汰出局。伴随园区企业增多,带动了许多人就业和人才落户安丰。目前园区用工规模达到4000多人,催生了一批灵活就业的“妈妈工”群体。

  招商效果跟营商环境密不可分。记者调研发现,落户安丰精密制造产业园的项目,80%来自苏南的昆山,另外还有上海的企业,有的甚至把总部都搬了过来。安丰镇投资环境好,成为吸引各路客商的最大招牌,“安丰最心安”的营商品牌由此叫响,口口相传,声名远扬。5年前落户安丰的杰邦电子,投资额从5000万元猛增至5亿元,投资额扩大了10倍。增资扩股、“二期现象”在安丰屡见不鲜。甚至有的老板还主动当起了安丰招商大使,现身说法,以商引商,以商带商,形成了苏南企业纷纷落户安丰的一道亮丽风景。澄擎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存一语道破“奥秘”:安丰民风淳朴、社会治安好是一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安丰镇地方领导和部门,亲商爱商,有事办事,没事不打扰,让投资者心安,放开手脚大干。镇领导帮企业协调解决问题,从没吃过一顿饭、抽过一支烟。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镇里抽调机关和村干部组成疫情防控闭环管理专班,在企业提前报备外来货车司机情况的前提下,为外来送原材料、运货的货车司机提供便利服务,夜以继日,不辞辛劳,以牺牲个人的时间为企业发展谋取更大的利益,受到了企业好评。去年跻身东台市三星级企业行列的杰邦电子,尽管今年遭遇疫情和市场叠加影响,业绩较往年有所滑坡,但公司负责人无比坚定地表示,公司要克服一切困难,努力保证处于三星级企业位置,努力为安丰镇党委政府贴心服务作出最好的回报。入围东台市三星级企业的标准是年税收达到2000万元。根据安丰镇的目标任务,今年的工业销售收入计划达到58亿元,将以最快速度把精密制造产业园打造成百亿园区。

  深耕发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放眼苏北,安丰是保护和利用工作做得最好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面对坐拥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安丰镇跳出古镇做旅游,跳出区域做旅游,从长三角一体化大格局中找准定位,延伸价值链,拓展产业链,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做精古街文化。安丰石板街,是盐城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盐场遗存,是安丰文化的精华,也是延亘千年的盐韵文化精髓所在。在保护和利用古街文化旅游价值上,安丰镇结合环境整治,让古街周边环境靓起来、道路畅起来、人气旺起来,让饱经沧桑的千年古街焕发了活力。漫步古街,仿佛时光穿越,处处感受古朴、厚重的文化氛围。一批融入历史元素和民俗风情的老院旧巷,展示了历史文化名镇和特色小镇的历史风貌;新设的非遗研习堂,让麦秸画、发绣、手工花灯等有当地特色的非遗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开设的锡器馆、搪瓷馆等富有特色的个人收藏馆,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周法高故居、鲍氏建筑群、常氏大院修缮和古街特色民宿打造、淮剧工作室布展,不断丰富和提升了古街业态。

  放大古街效应。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古街旅游红利,安丰镇把古街旅游纳入全域旅游“一盘棋”统筹谋划,邀请专业设计院对历史上七里古街进行深度规划,挖掘和激活古南街特色旅游,做精中街,拉伸北街,扩展古街辐射。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创新旅游文创产品,丰富和提升古街商贸业态,精细化打造国家休闲旅游街区。徜徉串场河,整治后的古运盐河,水清岸绿,垂柳依依,沿河健身步道将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无缝衔接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健身好去处。

  带动农民增收。利用古街虹吸效应,将影响辐射扩展到周边特色村,带动乡村观光休闲旅游业发展。如今,安丰镇已经形成了以古街为中心,将国贸农庄(吃住、采摘、垂钓)、红安村(采摘、观光)、同明村(采摘、观光)等特色乡村旅游点串点成线,带动沿线农户草鸡、鸡蛋、瓜果、蔬菜、稻米等优质农副产品销售的乡村旅游新格局。同明、红安等村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火龙果、猕猴桃、枇杷、梨等特色水果种植园,举办采摘节、农民丰收节等各类互动活动,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形成“采摘+观光+销售+民宿”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有力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搞活了农村经济,村强民富效应日益凸显。

  构建大旅游圈。从辐射点变成辐射源,安丰镇加强与西溪景区、黄海森林公园、条子泥湿地公园等市内景点协作,做大旅游业,紧密融入全市全域全景旅游,形成旅游大循环线路新格局。有游客在留言簿上写道:“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十多位上海人在来安丰走亲戚逛古镇时,喜欢上了这座小镇,还在此安家落户,安享退休生活。“有一种幸福叫安丰”正从美好愿景逐渐变成现实,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专家点评

  相宜相适的共富之路

  □ 徐 琴

  共同富裕是国之大计民之大愿。市场经济赛道中,如何走出富有实效的共富之路,使强者的才能有用武之地有相应回报、使弱者的生活有人文关怀有扎实保障,亟待各地从实践中探路。东台市安丰镇始终在积极探索,一条相宜相适的共富之路日渐清晰。

  过去很长时间内,即使是作为东台明星镇的安丰镇,各村的发展水平也悬殊巨大。17个行政村中,既有长期霸榜的“老先进老典型”,也总有几个年年“负数”的“老大难”——集体经济长期负债累累。但现在,全镇17个村,已基本实现负债村“清零”,村村都有较为稳定的集体经济基本盘和现金流。

  安丰镇的共富之路,关键在于其高度的适宜性。既不靠一平二调,也没有统一模板,而是立足本乡本土,尊重市场规律。积极实施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靠近镇区的村,市场区位好、土地少,则主攻工商业;农地资源丰富的村,则大力推动土地流转;交通便利的村,则积极引入外部资本,发展农旅产业。17个村,工业园区、出租厂房、港口物流、冷链仓储、乡村旅游、土地流转……总之,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房则房、宜运则运。业态丰富,“财源”多样。

  高度重视集体经济、将富民强村作为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鞭策老先进持续发挥“头牌”效应、示范作用,积极带动薄弱村迎头赶上,既拉长长板、又补齐短板;既认真学习借鉴,又不简单粗暴抄作业,相宜相适将使共富之路更多彩。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新华传媒智库调研组

  执笔 丁亚鹏

标签: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