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智库环省行”专题采访⑤|成长春:走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2023/01/09 22:13  新华传媒智库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新型智库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江苏省新型智库建设办公室和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近期集中推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智库环省行”系列访谈报道,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邀请省重点智库负责人、首席专家或课题牵头人以理论之思回答发展之问,共同为践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新任务扛起智慧赋能之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江苏既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区域。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相关精神,给江苏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和指导?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如何从中找到破解之道?本期专栏访谈活动邀请到了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进行专业解读。

  十年禁渔:为全局计 为子孙谋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出“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您认为,报告中特意提出这一点,对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启示?

  成长春: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但长期以来,长江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水域生态功能明显退化,诸多物种濒临灭绝。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让长江休养生息,实现永续发展,是有效缓解长江生物资源衰减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危机的关键之举,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经济层面的总量扩大,而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包括对优美环境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而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生态环境则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素,良好生态环境是检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长江沿线省市必须认真推进好长江十年禁渔,深入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持续推进长江流域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在此基础上,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六载发展:“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升

  记者:2016年3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如今六年过去了,您认为长江沿线生态保护取得了哪些成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成色如何体现?

  成长春:六年来,长江经济带“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共赢的良好格局已初步形成。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1年,长江经济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2.8%,较2020年提高1.7个百分点,两岸绿色生态廊道逐步形成,沿江城市滨水空间回归群众生活。

  与此同时,沿江11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15年的45.1%提高到2021年的46.6%,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从47.7%提高到50.5%。长三角城市群、中游城市群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已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等举措,长江流域实现了由原来的粗放型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转变,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经济社会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升。

  只争朝夕: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任重道远

  记者: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江苏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面临什么样的难题?接下来,江苏如何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论之思”回答当前的“实践之问”?

  成长春:江苏是长三角地区沿江城市数量最多、历史文化资源最为丰厚、企业和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交通运输最为繁忙的省份。可以说,江苏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江苏如何在“共抓大保护”前提下,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对于全流域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长江江苏段正处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产业密集、城镇密集、人口密集,生态环境“超载”、环境成本“透支”的矛盾依然突出。产业绿色转型,尤其是“双碳”目标下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压力较大。要破解这些难题,江苏就要更加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牢牢把握“五新三主”新定位、新目标和新要求,更好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全力以赴抓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这项“国之大者”。全省上下要清醒认识到成效仍是阶段性的,长江生态环境尚未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要持之以恒以把“规定动作”做实,把“自选动作”做精,以一盘棋思维铁腕治理污染,系统修复生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在高质量发展中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乔铃

标签:发展;长江经济带;质量发展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ad_image_看图王.jpg
信长星.png
read_image.png
受权.jpg
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jpg
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jpg

相关网站

二维码.jpg
21913916_943198.jpg
jbapp.jpg
wyjbL_副本.png
jubao.jpg
网上不良信息_00.png
动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