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充分发挥新型智库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江苏省新型智库建设办公室和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近期集中推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智库环省行”系列访谈报道,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邀请省重点智库负责人、首席专家或课题牵头人以理论之思回答发展之问,共同为践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新任务扛起智慧赋能之责。
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苏北发展一直相对落后于苏南等地区。如何打破地域壁垒,缩小苏南苏北发展差距,走向共同富裕,一直是江苏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着力点之一。新起点上,随着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南北跨江融合将会激发出怎样的联动发展效应?备受关注的“苏北洼地”又将如何振兴崛起?本期专栏访谈活动专访了淮阴工学院社科处处长、苏北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史修松。
加速推进苏北新型城镇化发展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这对于提质提效苏北发展有着怎样的指导性意义?
史修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是什么?其中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
对于江苏而言,就是要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深化南北共建,围绕全产业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全面支持“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的跨区域协同发展。要充分认识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江苏的短板在苏北,苏北的短板在农村。想方设法在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重构省域经济地理版图。
对于苏北而言,就是要紧抓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契机,把握好新一轮数字赋能机遇,加快补齐苏北县域经济短板。特别是要用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多个国家级战略与省级战略叠加的战略机遇,加速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苏北新型城镇化发展,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县(市)为骨架、重点中心城镇及特色农业小镇为支点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协调的规划体系,促进产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数字乡村建设。
打好“绿色”“生态”牌,争取后发先至
记者: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转变,您如何看待新一轮的苏北振兴以及苏北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
史修松:就经济发展总量而言,苏北相对落后。但是从苏北的整体发展功能以及它对于全省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来看,苏北又有着独特的比较优势。
产业融合方面。进入新发展时期,苏北的工业化发展持续迈上新台阶。不仅“三产”融合以及乡村振兴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取得了较好的助民增收效果,而且在承接其他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中也大大促进了自身的产业升级。
城镇化方面。近年来,由于工商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苏北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今年5月国家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江苏也从顶层设计高度对县城城镇化建设进行全面部署,这些都将为苏北城镇化带来新机遇。
特色文化方面。大运河贯穿了徐州、宿迁、淮安等地,对苏北地区文化发展有很大影响,苏北在全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有明确目标。比如淮安在省内率先出台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成立大运河办、组建文旅集团,统筹推进大运河保护开发,高位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建设。
绿色发展方面。在全省1+3”重点功能区战略定位中,江淮生态经济区是唯一以“生态”冠名的板块。苏北是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有山有河有湖有海,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基础坚实,而且对工业的依赖程度没有苏南高,最适宜发展绿色工业。未来可在构筑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上重点发力,争取后发先至。
为地方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记者:苏北发展研究院扎根苏北大地,近年来接连推出了许多关于苏北产业发展、城乡建设、乡村振兴以及特色文化等方面的课题研究。未来研究院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服务地方发展方面有什么新的规划和设想?
史修松:《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新型智库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发展战略,提升咨政建言能力,以科学咨询支持政府决策。因此,新时代新型智库的研究应该是在国家宏观发展政策方针的背景下,结合地方与发展实际,把不确定性因素作为智库研究的重要条件,科学分析、客观谏言,聚力为关系大局、关系长远、关系公共利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智慧解决方案。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点明确的内容。苏北生态基础好,绿色发展潜力大,但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人才缺乏和产业基础薄弱是制约苏北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苏北发展研究院作为聚焦苏北地区发展的省级重点智库,未来将深入研究“人才如何进一步向苏北集聚”“苏北如何更好地留住人才”等课题。同时还将从公共资源如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入手,发挥的高校优势,在数字化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作更多探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笪颖